——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随着全面二孩的放开,月嫂变得越来越紧俏,月嫂培训这一行当也是风生水起。有调查表明,许多家政公司都提供短则7天,长则一个月的月嫂培训,有的学员甚至仅仅学了一天就去工作了。而与此同时,由于考研经济正逐步升温,各大教育培训机构更是迎来报名的旺季,有教育培训机构甚至开设了学费近14万元的天价“保过班。这“一短”和“一高”,“速成”和“保过”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发人深思。
应当说,“速成月嫂”和“天价考研保过班”尽管并不是一回事,但却有着很强的共性,因为月嫂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护理工作,而市场供需又存在不均衡,加之因其中蕴含巨大商机,所以一些人就打起了走捷径的主意,7天课程、包教包会……开出一系列空头支票后就是敷衍了事,草草收尾;同样,考研是一项有风险的挑战,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得偿所愿,即使努力复习都不能说有十足把握,也就把宝押在了培训班上,以为有了“定心丸”,在本质上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焦虑心态。
与之前受到关注的“速成食品”不同,当一些需要必备的时间储备和技能储备的工作都可以被压榨,被寄希望于并不靠谱的外在力量,这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速成月嫂”和“天价考研保过班”都是一种“金钱运营”的陈旧逻辑。负责月嫂培训业务的家政公司和教育培训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但是这种追求是以对客户负责和对公共资源负责为前提的。类似机构图快求急,不惜以“绝对保过”“绝对拿到执业资质”来吸引公众目光,往往是产业链只有前期的大口号大标语而缺乏了后期的实质性培训,与此同时一些月嫂从业人员和考研学生“贪多求快”,二者一拍即合,形成这种利益链条。
然而,这种“结合”的能量究竟如何呢?技能欠佳水平不到位的“月嫂”,当被客户发现不专业时还得学会“见招拆招”,考研学生一旦过不了又要面对无法索赔的窘境,表面看来,当时是舒服了,是“心里放心了”,但最终还会面临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因为早摘的果子并不甜,速成的意义并不大。近年来所谓的“高级月嫂”“金牌月嫂”虐待幼儿、技能不够、态度蛮横等等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不能不为社会敲响警钟。
应该说,追求“速成”和“天价保过”在当下变得相当普遍,虽然有人解释为这是市场经济追求效率的一种体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缺少了踏实、缺少了循序渐进的“养成”模式,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一步步侵蚀整个社会的心态基石。一旦被焦虑和功利心态主宰,我们必将面临深刻的价值危机,试想,当人们把希望寄托在速成和保过上,又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心态是时代的声音,“速成”时代必将伴随着浮躁功利和喧嚣,伴随着投机取巧和守株待兔。虽说各种培训中介确实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是对其功能却丝毫不能夸大。今年以来,我国大力宣传的“工匠精神”无疑是一种回应类似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工匠精神是一种专注执着、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气质。它是在提醒我们,无论是准备当月嫂还是准备考研,不妨多一些“工匠精神”,因为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文/张璐(兰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张璐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