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每一次出手相救,都是在重燃生命之火

来源:红网 作者:于海新 编辑:夏熊飞 2017-01-02 00:02:49
时刻新闻
—分享—

  据澎湃新闻网报道:浙江天台县50多岁的谢先生路遇车祸,救起受伤的16岁少年小叶,并跟着上了救护车送去医院;被伤者家属误认为肇事者后,不但没有生气,还垫付了1500元医药费,又悄然离开。事后,当记者联系谢先生想采访时,他却以“一点小事,不值一提”为由婉拒采访。

  见危施救,不惧误解,不求回报,颇有几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侠义之姿。近些年来,“农夫与蛇”的戏码上演得太多,“扶与不扶”的争议从未停息,这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的站队问题,正方有正方的理,反方有反方的例,观望者有观望者的迟疑。我们一边迟疑着或否定着救与不救,一边期待着在自己陷入困境时别人能出手相助,多可笑,你用“冷眼”看世界,凭什么让世界对你温柔以待?

  其实,每一次出手相救,都是在重燃生命之火,也许我们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让陷入困境的人与死神擦肩而过,教训还不够深刻吗?五年前的“小悦悦事件”,两年前的“招远血案”,就在前几天,男子醉卧街头十多分钟无人扶双腿被生生碾断,也许只是“搭把手”便可挽回的悲剧却由于人们的杯弓蛇影而残忍地上演,冷漠会传染,这种明哲保身的心态会把一个又一个的好人拽入冷漠的泥淖。

  “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的碑文上有一首忏悔诗: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这首诗的名字叫做沉默不可取。如果人人都沉默,社会将变成一盘散沙,届时,不管是搞原子弹的你还是卖茶叶蛋的我,都不能在群体冷漠中独善其身。

  两千多年前孟子曾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颧颧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句话正道出了“善”的真谛,而谢先生的善举正是对善良真谛的生动诠释,善行本来就不需要原因,只是发乎本心的选择而已,无需多说也不期回报。

  这看似平凡的善举值得反思:我们是不是有太强的心理暗示,让自己相信道德已经贬值、善行已经破产,因而在“扶与不扶”的纠结中,给了自己背对着善走开的借口?我们是不是因为有冷漠和乖戾就不再相信人性,因而一边充满怨念一边过度自保,在一次次的迟疑与延宕中,让自己站在了沉默的那一方?

  社会需要注入正能量来反冲道德的唱衰论,谢先生的凡人善举,让我们看到其实善一直都在,从未离开,我们需要对这社会、对他人多一点信心,少一些犹豫,心理学上有个“羊群效应”,如果我们都能择善而从,相信这盛世终会如你所愿。

  人心犹在,不诉凉薄,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文/于海新

来源:红网

作者:于海新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1/02/417956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