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昔日“打虎武松”,今日敲响警钟

来源:红网 作者:张泽雯 编辑:夏熊飞 2017-01-05 00:04:13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机关展开行动,严防“灯下黑”,已处分7200余人。近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发布消息称,黑龙江省扶贫办纪检组组长景泽宇因为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1月4日 澎湃新闻网)

  近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开播的中央纪委反腐纪录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揭露了许多曾经的“武松”,而今却是为纪委干部敲响警钟的“敲钟人”。

  随着打击腐败力度的逐渐加强,群众更加信任政府。然而调查结果显示纪检机关中的违纪行为不在少数,这种结果让人瞠目结舌。在此之前,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其中明确规定,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内控机制,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确保权力受到严格约束。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的权力是极其危险的。纪检机关的权力能够制约其他部门的干部,但是同时也要做到自我约束,防止“灯下黑”的出现。纪检监察机关要做到自我净化、自我监督,并且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反腐工作中树立良好的标杆,才能更好地“抓老鼠、捕老虎”。如今是全民关注反腐工作的时期,在关键时刻,纪检干部私自“搞小动作”,是愚不可及的。曾经清廉不代表永远能坚守初心,作为纪委机关的干部,要经得住诱惑,珍惜被赋予的权力。

  在网络上,时而会看到题为《向纪检委举报某某》的帖子,可见基层群众对于纪检部门是充分信任的,但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一方面纪检机关应当勇于揭露自己的伤疤,以身作则,作为反腐的利剑,不能辜负群众的期望;另一方面,要提升并且整合外界的监督力量,建立起全方位监督机制,让有“小心思”的纪检干部无处藏身。

  已经有许多“打虎”官员付出惨痛的代价,希望这些前车之鉴能够警示所有信念不坚定的干部,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要做一名不辱使命的执纪者。

  文/张泽雯

来源:红网

作者:张泽雯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1/05/418178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