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抽血效应减弱,股市会强力反弹吗?

来源:红网 作者:李勇 编辑:夏熊飞 2017-02-11 00:03:24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期,A股表现较之春节前后稍显强势。截至2月10日收盘,沪指点位为3196.7,距离3200点关口似乎触手可及。然而,如果就此下结论说A股可能彻底摆脱区间震荡的局面,却为时尚早。

  进入2017年之后,受险资熄火、举牌受限、减持发力、融资力度加大以及特朗普当政之后政策的不确定性等利空因素的影响,A股市场略显疲软。

  直到进入春节之后,构成影响A股利空因素的内外部环境有所稀释,外部因素表现为特朗普当政之后政策的略显明朗,内部因素则表现为长期资金的有顺序进场,以及A股的抽血效应在较大程度上减弱了。

  春节之后的A股市场,抽血效应确实是减弱了。具体表现为IPO审核通过率降低,使得新股发行节奏放缓,再次回到每周个位数的发行规模,同时,每天可申购的新股数量由春节前的3家减少为2家。不仅如此,再融资审核的趋严所带来预期的再融资门槛的抬高,几大要素叠加,使得春节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IPO发行节奏过快,以及再融资过猛而给股市带来猛烈的抽血问题,在春节之后终于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稀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利多于A股市场的内部环境。

  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着力防控资产泡沫”。这意味着,在管理层先前所进行的那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活动之后,股市中的降杠杆、去泡沫依旧将会持续进行,从而进一步释放A股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这意味着,要想再度重启高杠杆工具撬动股市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对此,当下以存量资金为主导格局下的A股市场,要想真正重新激活起股市的投资活力,实现一轮有力的上涨行情,政策面的推动与资金面上的配合是缺一不可的。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提升场内融资效率或部分试点采取T+0的交易模式来提高存量资金的有效利用率。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快引导场外资金入场的步伐的方式,为后市创造出更多的新增流动性涌入预期。

  但实际上,就当前阶段实际情况来看,要想采取上述方式来激活市场做多情绪,实现股市的由熊转牛并不现实。

  股市的抽血效应减弱了,对于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来说当然是好事,使得当下的A股获得了阶段性的喘息机会。但是,鉴于当下A股市场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并不能就此下结论说A股接下来就一定会迎来一轮强力反弹。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如何真正使得慢牛能够走起来,不仅需要更具持续性的适度赚钱效应,同时,也考验着管理层的治市智慧。

  文/李勇

来源:红网

作者:李勇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2/11/420967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