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网络平台

来源:红网 作者:黄帅 编辑:林旻煜 2017-03-27 00:04:29
时刻新闻
—分享—

  在中文网络平台里,不同网站黏性专属的用户群体也千差万别。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微博新闻下面的评论,我向来是不怎么愿意看的,但有时又会强迫自己去瞅几眼。后者是出于观察舆论的需要,前者则是因为网友留言中多充斥着满屏的戾气,看多了会感觉眼前一片昏暗。

  而信息量大、干货多、崇尚精英主义的知乎曾是我驻足最多的地方之一,其中高质量的问答令我受益匪浅,但或许跟当下中产阶级集体性情绪和媒体导向有关,喜欢“抖机灵”和尖刻吐槽的言论越来越多,有时看多了便有晕眩感从页面底端涌上来,让我只好选择暂时退出。

  至于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平台,也随着精英用户群体的集体出走而变得越发草根化,除了个别小众兴趣类话题,大多言论已沦为地摊文学的品味。倒是十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的豆瓣,给了我长足而绵延的充盈感,让我可以远离纷繁的舆论场,似乎躲进豆瓣,才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从初级的聊天室时代,到博客、论坛、BBS时代,再到人人网、微博以及今天的微信时代,信息平台虽频繁更替变化,但网上言论和现实中的言行的迥异性却改易甚微。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里,消解权威的“去中心化”特质始终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当网络“大V”的言论取代了过去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当网民的“众声喧哗”现象成为舆论界的“新常态”,我们或许已经很难分辨这些观点、信息的真伪和正误,这反而需要我们自己提高知识水平和判读能力。

  由此一来,尽管互联网打开了国人认知世界的窗户,但一些有害的信息也随之进入我们的视野,从而影响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知识结构。进而,借助互联网思维完成自我的启蒙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就成了格外重要的事情。当空间距离被网络拉近后,论坛、专题网站的兴起,成为上一个十年最先出现的网络事件。

  比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有很多赈灾信息和救援消息都是借助百度贴吧来发布的,网民参与灾区支援不仅可行,而且借助这样的方式,许多年轻的网民也实现了对自我身份的建构——他们能由此意识到,我是这个国家、社会中重要的成员,我对国家大事件的参与或许可以影响到集体。

  这样一来,年轻人的主体意识由此萌发,有不少青年人称2008年的抗震救灾是自己思想上的“成人礼”,大概也与互联网对舆论的引导密切相关。其后,微博、微信的勃兴,产生了大量的自媒体,进而衍生出许多新媒体产品,微信公众号就是近年来崛起的重要互联网产品之一。

  在我初入大学的时候,正值人人网兴盛之际,那时候的人人网有个更让人怀旧的名字——校内网。也正是这个名字,让很多外围用户摸不着头脑,还以为是局限在一个学校内的小型同学的社群。殊不知正是这个名字不起眼的网站,让中国的大学生空前地聚合成了一个网络共同体。在这里面,又根据兴趣爱好划分为无数个群体,但总归有一些声音更容易占据话语权。

  人人网的政治圈,我是关注最多的群体,人人网宽松的舆论环境,相对自由的社交空间,让很多和我有共同兴趣的年轻人走到一起,大家或许在现实中未曾谋面,却是精神层面的伙伴或者对手,但在最重要的大学成长期,能进行自我启蒙/青年群体间的相互启蒙,无疑是最幸运的事情。

  尽管圈子里很多人是被人瞧不上的“键盘侠”,“地命海心”者大有人在,但在人人网风云落幕后,回想起来那些往事,却如同见证了一场杯盘狼藉的青春盛宴。人已不再,但少年轻狂的足迹还在,我并不觉得这是什么羞愧的事。

  事实上,这些当年人人网上的学术、媒体和时政达人,如今在现实世界里,混得好的也大有人在。毕竟,这个群体是以北清人等名校学生为主体构成的,当追星星的孩子学会了脚踏实地,现实的成功对他们而言,只是完成理想事业的基础而简单的一步。

  不夸张地说,当我回顾自己大学时代的美好回忆,竟然多半都是源于人人网的。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生活的叠加,让我从偏居一隅的狭隘世界里走出来,意识到世界的辽阔与壮美,决心向钦佩的前辈那样,在平台合适和基于成熟的时候,书写属于我和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历史。

  戴锦华老师曾妙解90年代“广场”概念由政治涵义转向了商业涵义,大都会中崛起的炫彩多姿的各种plaza,犹如当年人声鼎沸、却充溢着象征意味的广场。而在互联网时代,不同于更早的天涯论坛、百度贴吧、QQ空间等,人人网算是当代青年、尤其是85后和90后们的第一个话语广场。

  在这个广场里,大多数人都算是外围的看客,兀自做着各自的事情,但总有一些人不愿意被小确幸所吸引,不愿意承认这是个小时代,他们就像广场上的广播喇叭,不断地向广场四周播送着独立思考的声音。而在这些声音的吸引下,有更多年轻人走向了广播站,走向了广场舞台的中央。

  微信的大规模崛起,大概是在2014年,也正是人人网全面衰落开始的时候。期初,我不看好微信,它没有人人网内容丰富,也不能写日志,也不能自由加好友,而且也没有广场众声喧哗的氛围。不过,微信后来推出了微信群聊和公众号两个功能,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微信开始逐渐取代了电话、短信、邮件等通讯功能,成为生活日用工具,甚至成了不可替代的“器官”。

  目前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公众号数量超1000万个,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与此相关,微信用户衍生出了无数个微信群聊,这就把既有的社交网络重新整合,将“陌生人社交”变为“熟人朋友圈”,这虽然提高了纵深社交的“门槛”,却更大程度上凝聚了熟人关系,这就彻底改变了最初互联网的“连接”陌生认和陌生信息的功能,而是将互联网科技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在熟人社交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互联网时代中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生成了年轻一代的知识结构与精神图景。

  在这个变化过程初期,剧烈的变动导致了网络话语权所有者的迅速更迭,每个人似乎都可以成为网络世界里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但近年网络平台上呈现出的越来越明显的专业化、大V主导化和中产阶级的趣味指向,使“草根”群体向借势“上位”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即使如“网红”,也成了一个依赖专业培养和推手造就的群体,更不用说许多主导网上言论的人物在现实世界里也是风云人物,如娱乐影视明星、著名媒体人、文化名人等。尽管网民数量与日俱增,似乎每个人都接入了网络的端口,但数量的参考价值意义不大,关键还在于看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现实中的牛人可以动用人脉、技术、影响力的资源来捏合信息、引导舆论,甚至制造话题风暴,只要他们愿意为之付出相应的资本的话。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拟和现实世界里话语权的掌控的差异正在逐渐消失,或许用不了多久,这个格局就会基本融为一体。

  丧失了话语权的绝大多数普通网民成了真正的“草根”。此前这个带有戏谑意味的说法,如今变得更加令人焦躁不安。在网络社群中,谈及房价、教育、交通、中产阶级、农村、相亲、婚恋等话题,常常会引起较大关注,“草根”们在表达意见中,当然会带有明显的主观介入感,但大多数人还是持不满、批评态度,甚至因“一言不合”就能引其群嘲乃至谩骂。

  其实,有批判精神本是好事,但这其中有多少人能做到就事论事?有多少人只是自我感觉良好,然后便站在自己的局部立场上对整体性问题评头论足?对个人此类言行的观察意义不大,毕竟人的素质品味高低不同,只要不因自己的言行妨碍到他人便好。但从整体来看,这背后却是多数群体话语权失落后的一叶障目之举。这会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吗?还是只是现阶段与现实社会风气的暧昧关联所致?这个问题的答案依然悬而未决。

  文/黄帅

来源:红网

作者:黄帅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3/27/424906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