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匹年轻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商人来找它,但它不肯驮运货物便拒绝了。士兵来找它,它也不肯为普通士兵效力。这样过了很久,一天,钦差大臣奉命来寻找千里马。马说:“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马。”大臣问:“那你熟悉我们国家的路线吗?”马摇了摇头。“那你上过战场吗?”马摇了摇头。大臣说:“那你有什么用?”马说:“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结果,马只跑了几步,就跑不动了。“你老了,不行!”大臣说完便离去了。(5月10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千里马自视甚高,看不上商人,瞧不起士兵。对于“驮货物”“运士兵”这类 “杂活”,它不屑一顾,一心幻想“钦差”把自己挖走去“挑重担”,日复一日,在幻想中蹉跎岁月。当伯乐终于来到的时候,它已然老去,且在“空等”中丧失了看家本领,被伯乐所嫌弃。这样的教训令人深思。
在当下的年轻干部队伍中,也不乏这样自视甚高,在“坐等重用”中老去的“千里马”。他们中,有的人认为自己学历高、才能大,只想当大官做大事,对琐碎复杂的“小事”不屑一顾;有的用尽心思“另谋高就”,对本职工作荒废懈怠;有的对工作挑挑拣拣,“烫山芋”不想接、“硬骨头”不敢啃、细碎小事又不屑干。“眼高手低”的后果就是,本领越来越荒废,失去了自我加压、自我锻炼、自我提升的机会,让大好时光白白浪费。
平心而论,对现状不满,渴望到更高的平台上去大显身手,是积极进取的表现,本无可厚非。但“千里马”败就败在忽略了事物发展的主客观规律:“伯乐”的挖掘是个人进步的外因,自我提升才是成长进步的内因和关键。
一方面,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千里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本领,即便天生就有,也需要长期锻炼来保持。这个道理对人来说同样适用,比如,一个农民如果持续劳动,那么劳动强度大点也不觉劳累,而一旦休息几天之后再扛起锄头,就会有些力不从心;作家必须每天坚持写作,才能保持创作的灵感,一旦写作中断,重新提起笔时就会非常痛苦,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如果放弃了劳动,放弃了锻炼的机会,不仅难以取得更大进步,还会失去本身已有的技能。
另一方面,劳动不仅锻炼人,也在实践中检验人。名声再大,天分再高,如果不在实践的大潮中去历练,也是“纸上谈兵”。“是骡子是马”不能光靠嘴皮子,要拉出来练练才分得清。机关中的年轻人,拿什么来争取组织和领导的赏识?在“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选干部”的语境下,必须靠能力和本领说话。实践是个大舞台,越是艰苦的环境、复杂的工作,越能锻炼和检验人的能力和意志,展现人的能力和才华。
作为事业的后备军和接班人,年轻干部需谨记:日常工作虽枯燥,但绝不是对才能的埋没,而是施展才华、磨练意志的舞台;踏实干事、积累经验,坦然接受日常工作的磨练,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否则,坐等“伯乐”的赏识,幻想“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一无能力、二无作为,只会在虚度光阴中被时代淘汰出局。
文/翟欣宇
来源:红网
作者:翟欣宇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