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忆大师:走心悬疑打破看头知尾的尴尬

来源:红网 作者:刘正中 编辑:夏熊飞 2017-05-24 00:03:54
时刻新闻
—分享—

  悬疑片绝非当下最受众青睐的主流电影,或许可以说悬疑片的市场并不理想,也不开阔。在这样的环境下,《记忆大师》可以冲出重围,在电影市场进入爆发期,众多不同类型的影片厮杀角逐中占得一席之地,确应得到足够的尊重和肯定。

  在缺乏足够成熟的类型片体系支撑下,《记忆大师》让观众们看到了不同以往的国产悬疑片,更可以视为国产悬疑片的破冰之作。当下,主打悬疑路线的影片多为小成本制作,缺乏扎实考究的剧本支持,为得不过是以小博大,在红火的电影市场中浑水摸鱼拿些甜头,很少有能够让大家记住的影片。当年,《催眠大师》似乎让中国悬疑片看到了一丝光亮。虽然整体并未光彩夺目,但是中规中矩的表现,完整展现出一个合理的故事,俨然是此种类型片的一大进步。从《催眠大师》到《记忆大师》,导演陈正道对类型片的把握愈发纯熟,也在不断进行着开拓和创新,真正让中国的悬疑片有了一次大升级。

  影片讲述了黄渤饰演的主人公江丰因手术失误载入一段杀人犯的记忆,进而引发了一连串错综复杂的惊险故事。“记忆移植”,一个略带科幻感的主题,而“记忆”也往往成为悬疑片创作者们钟爱的梗,诺兰的《记忆碎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记忆大师》还稍逊火候,但是软科幻和硬推理结合的崭新创作模式,还是让人耳目一新。记忆中总是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有着浓郁的神秘色彩,这也让以“记忆”为主线的悬疑片有了足够大的发挥空间,悬疑片需要的就是剧情的层层解密、推理和反转,最好的效果是让观众看完后恍然大悟,后来细想的时候也觉得合情合理。

  过往的所谓悬疑片都是生硬制造悬疑,营造静谧的空间,配合着“诡异”的音乐,突然在身后或某个方向出现的人物或者事物,牵强的悬疑,也只是自己吓自己的无病呻吟。在这方面,陈正道做得足够优秀,多重空间的叙事设置让主演们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黄渤、段奕宏两位优秀演员的表演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多重视角审视剧情发展也让影片在剧情呈现上展现了不俗水平。同时,软科幻的记忆删除和记忆重置的设定,巧妙地设置了很多误区,让观众在回忆、梦境与现实空间中辗转,真正做到悬念迭起,出人意料。

  优秀之处有目共睹,可故事情节在逻辑上仍存在牵强之处,人物动机还有待进一步推敲,日常对话等台词表演起来稍显突兀生硬。影片铺陈过多,造成段落协调难以得心应手;导演想说的很多,做的也很多,可在有限的电影时长内,要做到面面俱到又谈何容易。往往就会顾此失彼,头重脚轻,甚至是烂尾的下场。可喜的是,这部影片没有烂尾,虽然磕磕绊绊,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几经反转也是瑕疵外漏,但是不得不说,摆脱了“看到开头知道结局”的类型片通病的《记忆大师》仍然以很强的代入感,更富有创意的视角,让自身成为国产悬疑片中的上乘之作。

  或许在指导能力上与大师们还有一段距离,在剧情合情合理上还不够优秀,但至少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可以欣然接受的结果,而故事的答案直到结尾处才被揭晓,也真正的走出了“看了开头便知结局”的悬疑尴尬。对于自己的作品,陈正道曾谦虚地给《记忆大师》打出仅3星的成绩,称“这是为自己的勇气与野心点赞”。野心当然可以很大,勇气也值得鼓励。陈正道能够守住自身较为擅长的类型片不断突破创新实属难能可贵,而中国电影发展也正需要这样的血液。

  笔者认为,推动一种类型片的进步发展需要创作者们在充分理解及认知下,全面地释放自己的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可以,更要专注把一种类型做到极致。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避免随波逐流,被市场走向所驱使而丢掉了自己擅长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够和观众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形成更为真切、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

  文/刘正中

来源:红网

作者:刘正中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5/24/430287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