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一次全民精神气质的“共振”

来源:红网 作者:石成松 编辑:王俞 2017-05-30 00:05:27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30日是端午佳节,各种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等活动,又在全球有华人的地方热闹举行。

  据考证,端午节本来只是古代很多中国人进入夏季后祛病防疫,以及中国江南地区以龙舟竞渡的形式进行祭祀等等普通的节日和习俗,但是到后来在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心中,该节日最重要的意义是纪念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

  该节日意义为什么会有这一演变?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就会得出结论,这源于中国人血脉里固有的三种气质。

  首先,是爱国和血性的气质。屈原在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之时,楚国一度出现国富兵强的局面,但是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而受到旧贵族的打击。不管是处于人生顺境还是逆境,屈原均全心全意为祖国的强大竭尽全力地努力,即便是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也要以死进行抗争,其热血爱国的“九死未悔”精神,让人肃然起敬。这也与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不断遭受外敌侵略,不断不屈地进行反抗的精神相一致。

  其次,是高贵和浪漫的气质。屈原在个人上强调洁身自爱,养成了高贵的品格。此外,俗话说“文如其人”,屈原的诗歌《离骚》《九歌》《天问》等作品问世两千多年来,被无数艺术家认为是“可与日月争辉”的珍品,其顶级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打破了《诗经》的束缚,创造了楚辞,在文学领域开辟了新天地。十几亿人在每年特定的一天纪念屈原,强调屈原诗人的身份,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只有懂艺术、爱艺术的民族才会做到,只有中国人才能做到。

  最后,是法治和民主的气质。屈原的政治理想包括三部分,要求建立“循绳墨而不颇(遵守法度而不出现偏差)”的法治社会,反对楚国当时“背法度而心治”的贵族人治社会;主张“举贤才而授能兮”,使用德才兼备的人,反对无能贵族把持高位而误国误民的现象;主张民本和仁义等“美政”,关爱普通人民群众。屈原的理想,达到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想象中“大同世界”的标准,某些内容也一直是多数中国人心中的理想和信念。

  当然,屈原毕竟有其局限性,肯定不是“完人”,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中国人心中对屈原的热爱不但没有减退,而且越发浓烈,这说明屈原身上的三种气质与多数中国人骨子里的气质相同,形成了“共振”。

  因此,我认为,一到端午节多数中国人首先想到纪念屈原,说明多数中国人骨子里天生有爱国和血性、高贵和浪漫、法治和民主三种气质。

  文/石成松

来源:红网

作者:石成松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5/30/430887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