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粽”情端午,更应深耕爱国传统文化

来源:红网 作者:吴浩 编辑:王俞 2017-05-30 17:59:30
时刻新闻
—分享—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很受国人重视。自2008年被新增为国家法定假日后,端午节更是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回归到了老百姓的生活中。然而,形式上的重视并不能代替文化的根植和加固。当我们享受着粽子的美味、观赏着龙舟的激情,可还有人清楚端午节的来龙去脉,对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又能述说几分?

  无疑,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象征,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端午的文化符号。毕竟,除了端午节这段时间,没人会吃粽子吧。但粽子不是端午的全部,龙舟也不是。只有这一项项的传统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叠加起来,才构成了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惜的是,当前确有这种现象,即端午节深厚的文化积淀被人为简化了,称端午节是“粽子节”“龙舟节”的人不在少数,这也导致了一些年轻人、小朋友只知“粽子”“龙舟”,不知三闾大夫,即便知道屈原投江的故事,也并不了解其后的真实历史,因而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此外,各种节日也成为商家竞相营销逐利的手段,消费、购物狂潮往往盖过了节日文化内涵。其实,文化内涵遭遇弱化,不仅是端午节,也是一些其他传统节日正面临的尴尬处境。

  显然,端午节不是简单的“粽子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早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并且有举行龙舟竞渡的祭祀习俗。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在该日抱石投汨罗江自尽,老百姓自发包肉粽、倒雄黄酒纪念屈原,后世统治者为了树立忠君爱国的标签,也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同时还有其他的文化元素不断融入,在两千多年历史长河的不断发展演变中,才有了我们今天这个意义深厚、文化丰富的端午节。“粽子节”概括不了端午节的精神内涵,更无法代表以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端午文化。2008年我国把端午节设立为法定假日,2006年端午节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端午节被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足以彰显端午节文化内涵的丰富以及传承发扬的重要性。

  尽管,法定假日被许多人用于消费、娱乐,传统文化在商业的步步紧逼下发展疲软,但是我依然相信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必须要深耕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留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我们应当有这种意识和觉悟,在内心深耕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让文化自信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气质当中,用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强大的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文/吴浩

来源:红网

作者:吴浩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5/30/430907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