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向南海网反映称,海南省儋州市光村中心学校校本部(又称儋州市光村小学,下称光村小学)的领导有点多,设置校长、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领导岗位16人,其中校长就有5人。(7月28日澎湃新闻网)
一个约有100名教职工的中心小学,中层以上干部竟然多达16人,干部比例几乎为六分之一,这样的配置明显属于“超高配”。干部队伍配置高,理应工作推进得扎实,不料,据报道,这些干部竟然成了全校绩效工资利益的争夺者,严重偏离了干部配置的目的。
其实,从记者的调查中不难发现,这个学校的机构设置基本正常,主要问题是“一岗多人”。就拿德育处来说,“一正三副”的领导格局显得人浮于事。究其原因,这里面固然与历史遗留问题不无关系,但根本在于这个学校的干部提拔工作不够精准。
按照常理,一个学校酝酿干部选拔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并报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对于最后一关,教育局不是仅仅盖个章、签个同意就了事,而是要对职位配置是否合理、干部人选是否达标等进行细密考衡。遗憾的是,该校不仅中层干部早已超标,连校级干部也有多余,这样的情况并且持续已久,真不知教育局是怎样把的关?
干部队伍严重超标,除了会增加财政负担外,更会容易滋生官僚主义、相互扯皮等现象,进而给管理增添了难度。受其影响,一线教师意见颇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导致学校整体工作推进缓慢。
由此来看,干部“超高配”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近年来,虽然国家已经专门对干部“高配现象”进行了整顿,并以此作为干部人事改革工作的反面教材。但光村小学出现严重的“超高配”现象,折射出当地的人事改革工作还存在很大问题。因此,接下来该如何处理“超高配”这一问题,考验的则是当地有关部门的认识态度和执行力度。
文/赵耀世
来源:红网
作者:赵耀世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