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治精神守护生命的尊严

来源:红网 作者:刘学峰 编辑:夏熊飞 2017-08-29 00:19:32
时刻新闻
—分享—

  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近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在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该片是继《将改革进行到底》之后的又一部政论专题片“爆款”,播出后引发社会持续热议。

  此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思想上的升华。从古至今,法治是维持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法治好,国家就会稳定和谐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法治,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追求、一种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掀起了一轮纠正冤错案件的高潮,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重大冤假错案34件被依法纠正,聂树斌案、陈满案、呼格吉勒图案等一系列冤错案件得以昭雪,让正义最终得以实现,充分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深化司法改革的成效。监督纠正冤假错案,其价值不仅仅是为蒙冤获罪者讨还公道,更在于修复因此受到损害的司法形象和司法公信力,重树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对司法的信任和对社会正义的信心。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着力推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解决。我国司法与民意的契合度越来越高,从依法严惩校园暴力、暴力伤医,到严惩电信诈骗、互联网金融犯罪,再到对失信被执行人宣战,解决判案容易执行难等,都是民众十分关切并需要解决的问题。严格执法是实现法治社会的必要保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推进全民守法,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现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各种法治宣传教育多管齐下,普法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方兴未艾,崇尚法律、尊重法律、依法办事的观念正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法治精神渐入人心,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尊重法律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依法治国为中国开创了法治的新天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深植根于孕育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大地,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造福人民,依靠人民,是法治始终鲜明的旗帜。现如今,中国法治建设的每一步前行,都在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见可感,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守护改革开放的成果,需要法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靠法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唤法治。

  正如专题片所展示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标志着我国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转变,凸显了依法治国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几年,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得以纠正,生命的尊严得以维护。与以往形成对比的是:冤案平反、错案纠正不再是靠“真凶出现”“亡者归来”才能实现的小概率事件,依据疑罪从无原则、依靠制度性力量纠正冤假错案,正在成为一种“新常态”。

  文/刘学峰

来源:红网

作者:刘学峰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8/29/440735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