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以前,他还是一个在微博上求关注的普通网友;但之后,他似乎找到了一条充满光环的“大道”:亦官,亦媒体人,有时又明确地以福建省直机关工委干部等名义,现身各大场合,并秀出了多张与省级、厅级领导的合照。他就是福建男子林智双。(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
骗子林智双经过自我包装,以不同官员身份出席各大活动,并秀出了多张与省级、厅级领导的合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屡试不爽。虽然最终林智双的假面被戳破了,但是此事却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必须引起深刻反思。
林智双假扮官员何以能够屡获成功呢?可能有林智双演技高超的因素,但是更为主要的,恐怕还是我们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或者说即便是对其产生了怀疑,也缺失一种核实求证的较真态度。
从新闻报道来看,不少人也曾质疑过林智双的官员身份,令人遗憾的是,仅仅停留在了质疑阶段,而没有去深入追究。换言之,林智双长期处于“民不告,官不究”的状态。如果这次不是因为官方出面辟谣,媒体跟进报道,林智双说不定还在假扮官员继续招摇撞骗。林智双的出现,是不是也在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不仅要学会质疑,更要学会求证,毕竟只有躬行才能摸准情况,吃透现实。新闻报道称,不少公职人员都被林智双骗了,其实也在警示,作风建设还需“更严更实”,尤其是那种“差不多”的工作作风,必须摒除。
实际上,这些年随着政务信息公开成为了“规定动作”,要想核实一名官员的身份,是极其简单的。只要到相关单位官方网站,动动手指点点鼠标,就能知晓官员的真实身份。即便官网上没有相关信息,拨打官网上的电话,也能一查便知。很多被骗者之所以不愿意去核实查证,还有怕得罪领导的心理在作祟。在官场中,质疑官员身份,是极其不尊重对方的行为,如果弄错了,很可能成为为官生涯中的一大污点,甚至人生灰暗的转折点。基于这种考虑,很多情况下,公职人员也就不愿意去核实求证了。不敢质疑领导,这是否也是官场的一种弊病呢?
另外,林智双敢假扮干部招摇撞骗,还和违法成本过低有关。据新闻报道,今年3月,林智双就曾因招摇撞骗被警方处理过,只是处理太轻了,仅仅拘留了5天就放了。一面是轻而易举地假扮官员骗取钱财,一面是违法成本低廉,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是否已经到了该提高假冒干部招摇撞骗行为违法成本的时候了呢?
林智双扮演干部招摇撞骗,这是一件普通的诈骗案件,但是从这起案件中,我们却能窥探到不少真实存在的问题。而要消除这些问题,还需多方发力。首先不管是公众还是公职人员,都要善于借助政务公开信息,多一分较真,少一些轻信,主动核实可疑官员的身份。其次,对于假冒干部行骗的不法分子,要加大打击力度,同时还要完善法律,提高此类犯罪的违法成本。
文/沈道远
来源:红网
作者:沈道远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