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老人的生活状况日益被社会关注。日前,《工人日报》文章指出,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加上亲朋旧友远离等原因,使流动老人与迁入地生活产生隔阂,成为家庭中的“局外人”和社区中的“隐形人”。
流动老人有个形象的称呼——“老漂族”。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和社会横向流动幅度加大,很多年轻人从老家来到大城市工作,由此产生了随迁老人。他们大多已经退休,主要职责是照顾子女和第三代人生活起居。由北京市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2017)》蓝皮书指出,流动老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60~69岁约占随迁老人的78%。
“老漂族”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一日三餐,洗衣做饭,菜场学校家庭三点一线,就是随迁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一位从河北随子女来京的老人表示,“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睡觉,在老家只照顾老头子一个人,到北京却要照顾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点都没有养老享福的感觉。”
比家务劳动更难承受的是心理压力。“老漂族”大多从中小城市迁入大城市,在价值理念、工作经历、兴趣爱好等方面与当地老人存在较大差异,在迁入地难以建立“朋友圈”。社会融入不顺利还伴随着家庭融入的困难重重,诸多随迁老人和子女缺乏沟通,很少参与家庭事务,在家中成了名副其实的“局外人”,长期处于“心理空巢”状态。我们不禁思考:“老漂族”有了栖身的住所,但他们的心灵何处安放?
随迁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忽视。受户籍限制异地就医困难,诸多公共资源难以共享,迁入社区也未将“老漂族”纳入服务范畴,缺少社区融入的专业服务,让随迁老人极度缺乏城市归属感。特别是子女忙于事业,加之生活习惯差异明显、婆媳关系难以处理、情感重心向第三代下沉等原因,无暇关心父母,长期忽视他们的情感需求,更有甚者把父母当做免费保姆,不许参与家中事务,严重挫伤父母自尊心。一位随迁母亲表示,退休前在学校工作,“多少也算体面”,但到了北京,自己做的事情和小时工没什么区别,心理落差很大。
父母者,人之本也。我们要积极营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环境,完善老龄政策体系,优化随迁老人基本公共服务,倡导公共资源向他们适度倾斜,增强随迁老人归属感。迁入社区应承担兜底服务职责,为随迁老人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帮助他们建立“朋友圈”,顺利融入社区。子女要对随迁父母的付出多些感恩和理解,多些情感上的交流和精神上的慰藉,给他们一个安放心灵的家园。
文/万斌
来源:红网
作者:万斌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