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冒充官员行骗“屡屡得手”的秘诀在哪

来源:红网 作者:曹瑞晓 编辑:张瑜 实习生 程昱媛 2018-08-10 22:40:11
时刻新闻
—分享—

  发现自己和某省直单位领导重名后假戏真做,自称可以帮助受害人杜先生疏通关系,让其女儿上大学,多次诈骗所得38万元。近日,济南天桥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成功破获这起的哥冒充高官诈骗案。(8月10日澎湃新闻网)

  有关领导司机诈骗钱财的新闻并不陌生,可这名“的哥”却不是什么领导司机,只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每天看新闻联播“修炼”,看到自己与某省直领导重名,便动了“歪心思”,开始了“角色扮演”,顺理成章地演起了厅官,其手段无非就是套上领导的“马甲”行骗,这种拙劣的骗术为何总是屡试不爽、一击即中呢?我们乐见骗子被绳之以法,但同时也要反思为何骗子假冒官员,可以屡屡得手?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反思现象背后的问题。

  首先,人们对掌权者一味地“攀附”心理是首要原因。有些人总想利用旁门左道升学办事,想跟领导“攀关系”,而这些被骗的人正是拜倒在了“权力”之下,盲目的相信使得骗局步步深入。在不少人的潜意识里,“官”代表着权力,能够帮助其实现“发财梦”“升学梦”。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既然忍心割爱把自己的“金子”送出去,无非就是企图通过“走后门”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自作聪明地以为抱上了“大树”,谁知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心想着“走后门”的人最后变成了诈骗者的猎物。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掌权者的权力过于集中,也给权力寻租带来了空间。冒充官员行骗,实际上是腐败的“跳梁小丑”,但是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即便“冒充”的再怎么“名正言顺”,只要有不法行为,同样会被发现。长此以往,这样的现象让使有关部门公信力下降,民众大都寄希望于“潜规则”办事,这就给骗子冒充官员行骗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员信息公开得不充分、不到位。许多时候,骗子正是利用了这些清晰度不够高的信息,修饰自己的身份,编出一套套故事,把被骗者忽悠得雨里雾里却又无法核实,一不小心就掉进了骗子早已设置好的圈套。

  破解冒充官员行骗的现象,一方面,要高高举起法律的利剑,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消除权力寻租的空间;另一方面,群众要擦亮双眼,摒弃对特权的迷信,不要想着走什么捷径,不搞旁门左道,冒充官员的“骗子”便也没有了立足之地。

  文/曹瑞晓

来源:红网

作者:曹瑞晓

编辑:张瑜 实习生 程昱媛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8/10/470345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