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阳光驱除扶贫领域的“雾霾”

来源:红网 作者:刘元华 编辑:王俞 2018-09-04 22:24:29
时刻新闻
—分享—

  前段时间,记者到基层调研采访时发现,由于一些村级组织、职能部门对扶贫资金项目政策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具体,导致部分贫困户对自己该享受哪些政策、具体什么标准,心里没谱。扶贫账在一些贫困户那里甚至成了“糊涂账”,直到一些贪腐案件被查处了,这些贫困户才知道有些原本该享受的政策没享受。(9月4日《人民日报》)

  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近几年,各地党政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工作重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然而,扶贫领域也并非全是清风正气,扶贫腐败和作风弊病等“雾霾”依然存在。

  据媒体报道,2016年1至11月,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13285件,处理16487人。2017年4月,有关部门对西吉县开展专项检查,发现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方面的问题34个,其中违规违纪问题15个,涉及扶贫专项资金2亿多元。触目惊心的案例,一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骗取扶贫款、套取扶贫专项资金、贪占国家扶贫专项资金……扶贫腐败和作风问题何以屡禁不绝呢?显然,既缘于某些人的贪欲难遏、宗旨缺失,缘于资金量大、项目众多。但从根本上看,还在于透明程度不够,社会和群众不知晓、难参与,更无法监督,不滋生各种问题才是怪事。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驱除扶贫领域的“雾霾”,必须打破对项目资金的封闭管理,严格实行公示公告制。无论是扶持对象的确定、扶贫政策的贯彻执行情,还是扶贫资金的额度、补助的标准等,都必须清清楚楚地晒出来,让贫困群众不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扶贫项目更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因而,党员干部更要不忘初心、守住“底线”,不仅要心莫贪、更要手莫伸,主动筑牢防腐拒变的“堤坝”,确保扶贫资金和项目走到“最后一公里”。

  文/刘元华

来源:红网

作者:刘元华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9/04/472193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