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开车,有红绿灯、斑马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即便出现拥堵,也是比较有秩序地排队缓慢通行。可是在农村,情况就不一样了。11月26日上午,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驱车赴周口市商水县采访,当沿217省道行至平店乡东边的一个十字路口时,看到前面车辆排起了长队。当地群众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车流量很大的十字路口。记者下车观察10分钟发现,堵车原本是因为一辆拉载钢管的平板三轮车卡在了路口正中央,而4个方向的车辆不断拥来,导致这辆三轮“困”在中间,谁也没法通行。(大河报12月1日)
面对这样的现状,不能全怪路窄,只能说现在的各种机动车太多了,只能说我们的依法监管存在着巨大漏洞。尤其是广大农村,平常路上行人稀稀拉拉没几个人。但是,遇到农村的庙会日和重要传统节日,各种车辆就会蜂拥而至。而且,在广大县乡公路上,没有公安交警对公路的拥堵现象进行疏导。所以,一旦发生拥堵就会越堵越厉害。如果路中间再遇到蛮不讲理的机动车司机,就会让道路水泄不通。
众所周知,农村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而且,多数少年儿童都到城里上学去了,年轻父母们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教育资源不公平的起跑线上。居住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部分中年妇女,即便是拥有1000人左右的村庄,留在村里的人顶多200来人。但是,到了逢年过节,以及传统的农历十月初一和清明节,县乡公路就会变成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而且,自然少不了交通拥堵。
如果对县乡公路实施扩建,那绝不是一笔小钱,而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地方政府有钱对县乡公路进行扩建,那也需要建章立制,依法对县乡公路实施依法监管,对随意破坏道路的行为必须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果不对县乡公路实施依法监管,再好的路也会变成坑坑洼洼,也会变成晴天尘土飞扬,雨雪天里变成泥泞和大大小小的水坑;如果不把县乡公路依法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不但会经常发生交通拥堵,还会发生各种交通事故,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由此可见,对于县乡公路的管理,必须多管齐下。既要科学制定扩建规划方案,又要依法投入适当的人力资源,抓紧对县乡公路实施依法管理。只有强化依法管理,才能减轻道路拥堵压力;只有强化依法履职尽责的监管,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地方财政对于县乡公路实施扩建的资金压力,并妥善实施分批分期对县乡公路进行扩建和改造。
而且,更应该根据中央关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战略部署,开通县乡公交线路,减少私家车的拥有量。如果没有公共交通为百姓提供便利服务,必然会导致私家车的迅速上升,最终将导致县乡公路交通拥堵;如果不在县乡公路的重要路段设立电子监控系统,就无法将县乡公路依法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只有高度强化法治意识,才能让机动车拥有者的主人自觉受制于法律约束;只有提高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司法执行力,以及依法惩治力度,才能让机动车驾驶人员自觉遵纪守法,才能依法保证县乡公路畅通无阻,才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如果监管部门及其执法人员不依法履职尽责,那就会导致县乡公路交通事故频发,那就应该严格按照党纪国法实施零容忍,绝不姑息养奸。只有严格按照党纪国法对县乡公路全面实施法治化监管和责任追究,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县乡公路拥堵成粥的矛盾,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只有把党和国家关于“平安交通”建设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各级地方政府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殷切希望。
文/郭喜林
来源:红网
作者:郭喜林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