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免疫工作者应守护好每个孩子

来源:红网 作者:刘梦倩 编辑:田德政 2019-01-12 21:53:57
时刻新闻
—分享—

  从2018年12月11日至今年1月9日,近一个月内,江苏145名婴儿在一家卫生院接种(口服)过期脊髓炎质疫苗,小至三四个月婴儿,大到4周岁幼儿。值得注意的是,过期疫苗并不是疫苗工作人员检查发现,而是家长偶然翻看疫苗本得知。(1月10日 澎湃新闻)

  疫苗,再一次戳痛了中国人的神经。2013年婴儿接种乙肝疫苗死亡事件,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2018年长春长生狂犬疫苗记录造假。如此频发的疫苗问题,要由谁来买单?

  是疫苗工作者工作时粗心大意吗?不排除个别人,但要意识到这次过期疫苗不是偶然事件,145名婴儿,更有甚者,6年前,出生打的第一针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过期疫苗。这让我们内心震撼,无法接受,也让我们深切体会到老奶奶情绪失控,斥责到:“你们家没有儿女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也正因如此,从疫苗的生产、制造、监管、使用这一条线上每个免疫工作者,都应该共同坚守道德红线,对每个孩子生命负责、未来负责,守护好每一个孩子。

  糖丸爷爷顾方舟,制定出我国第一部“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在疫苗研制初期,顾方舟与长子亲身试验。顾方舟说道:“我们干这一行的,我们自己不相信,别人怎么能相信。”

  对比如今,疫苗已成为敏感话题,家长更愿意花比国内贵近六倍的价格,预约长达半年的时间给孩子打上进口疫苗,在花钱买一份安心的背后,就是放任过期疫苗不管不顾的免疫工作者。自己不打过期疫苗,反而让无辜家庭去相信他们,这股戾气笼罩着整个中国疫苗市场。

  在中国,疫苗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前者由省级卫生部门招标采购,后者则开放市场,允许行业间交易。从2015年与2017年两次疫苗事件基本涉及全是二类疫苗,但此次江苏疫苗案却将一类疫苗、国家医疗单位监管推上了风口浪尖,有网友调侃称“利益面前,顶风作案又如何?”

  免疫工作者是亿万新生儿的守护神,当白衣天使渐变成令人恐惧的嗜血恶魔,只有靠强有力的政府打压,才能让正义得到伸张。值得借鉴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疫苗管理混乱,染上乙肝的受害者们联合起来将其告上法庭,得到补偿共3.2万亿日元(约合390亿美元)。这是日本历史上金额最多的国家赔偿案,从而迎来了日本疫苗管理新规定。

  顾方舟、汤飞凡等前辈科学家在为全国孩子拼命,当下的免疫工作者更应该以此为己任,重燃中国疫苗希望之光。

  文/ 刘梦倩

来源:红网

作者:刘梦倩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1/12/480985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