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学生最起码要做到“三戒”

来源:红网 作者:罗定坤 编辑:王俞 2019-01-17 22:43:23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段时间以来,有不少的年轻同行问我:把学生教育好,有什么最佳方法?笔者认为,教育方法很多,但最起码的要做到“三戒”。

  戒偏爱。俗话说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老师来说,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是自己的学生。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由于一些老师的修养、情感、性格、爱好不同,往往对少数“优生”有所偏爱。师之偏爱林林总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在态度上对“优生”慈眉善目,对“差生”怒目圆睁;在言语上对“优生”“和风细雨”,对“差生”“暴风骤雨”;在行动上对“优生”宠爱有加,对“差生”百般厌恶等等。从表面上看,这种偏差是“人之常情”,但细加分析,就会导致我们教育上的失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优生”“差生”之分本身就是偏见。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有的长于分析而讷于综合,有的优之劳技而短之思维,有的不爱表现却擅长组织……一个班集体人才济济,各有其长,老师的任务就是扬长避短,助其发展。

  戒惩罚。笔者最近浏览了一些教育上报刊,对惩罚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的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或者说是不完整的教育;有的认为适当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可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也有的认为,惩罚是教育评价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病态形式,是教师的大忌,有百害而无一利。体罚往往关闭学生自我免疫的那部分系统,使其缺乏认知错误、避免错误、改正错误的主观能动性。当错误再犯,体罚也就随之升级,而错误也有可能升格为“犯罪”,所谓适得其反。有这样一则寓言:风与太阳比威力,看谁能将人的衣服脱下。风对人咆哮肆虐,人却将衣服裹的更紧;而太阳对人露出亲切的笑脸,用温暖的光抚爱着人,人则敞开了胸襟。有什么事用爱不能办到而非要借助体罚呢?!

  戒挖苦。有的老师对“差生”常常不是进行细致的正面教育,而是用恶毒语言、冷漠眼神等对犯错误的学生严加斥责甚至讥讽挖苦,学生受罚的是内心,是谓“心罚”,也称“隐性惩罚”。一般来说,“差生”通常指在德智体等方面暂时落后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这些学生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很多方面都不如别人,这种思想包袱往往使他们失去信心,失去自尊心,久而久之就陷入自暴自弃的泥潭而成为社会的垃圾。哀莫大于心死,康熙为罚江南士林领袖钱益谦,送匾一块“各教罪人”心罚之,一代大儒至此一蹶不振,郁郁而终,造成学术界巨大损失。该事例岂不发人深省?!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说:“对自尊心,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的颤抖欲坠的露珠,因为在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由此可见,这对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来说,要掌握“差生”特别怕“翻旧帐”“揭老底”“戳脓包”等自贱和自卑心理的复杂情绪,就要求老师首先尊重差生的人格,然后给予正确的引导、鼓励和帮助。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刚步入教坛的年轻教师,一定要善于转变教育观念,戒除不良的教育行为,尤其是无视学生人格的“伪教育”行为。

  文/罗定坤

来源:红网

作者:罗定坤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1/17/481268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