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1月22日就江苏扬州考古人员被打事件表态,要求依法严惩涉事单位和人员,确保考古工作正常开展。国家文物局表示,让人尤其不能接受的是,制造这一事件的是扬州市瘦西湖街道办事处综合管理大队人员,“从其暴力伤人的过程中,我们看不到政府工作人员应有的遵纪守法和依法执法、以理服人的起码素质。”(1月22日《新京报》)
连日来,扬州市瘦西湖街道办事处综合管理大队人员暴打考古人员的新闻,引起了舆论热议。在媒体和舆论的关注下,涉事城管队员已被行政拘留,负有领导责任的瘦西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明勇也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于这起事件,不仅广大网友义愤难平,甚至国家文物局也十分气愤,并公开表示“看不到政府工作人员应有的遵纪守法和依法执法、以理服人的起码素质”。
城管暴力执法,还将考古人员打伤住院,确实暴露出了执法素质低下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这绝非是“考古人员被打”的主因。如果将此事简单的归因为执法人员素质问题,显然有些避重就轻,没有触及根本。
从新闻可知,拆除考古人员的工作蓬房,瘦西湖街道动用了十多名城管,换言之,这次执法不是随机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带着任务来的。城管人员有拆除考古人员工作篷房的任务,考古人员也有自己的考古使命,当两者正面相对,矛盾一触即发,进而大打出手。这样的闹剧,从本质上说和城管与小贩之间的天然矛盾是一致的。即便执法人员素质高也只能缓解彼此之间的矛盾,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言及与此,需要追问的是,为何城管人员对考古人员的篷房如何耿耿于怀,不惜大打出手呢?偌大的扬州城难道容不下两个考古人员的简陋篷房吗?据公开信息显示,事发地块系商住性质,土拍编号为GZ096,已于2018年12月12日被中信泰富地产以总价8.63亿元摘牌。而早在几年前,这里就被发现有唐朝时期历史及文物古迹,国家文物局于去年上半年作出《关于扬州市桑树脚地块考古发掘项目的批复》。
可见,城管和考古人员冲突根源在于地块属性,如果是商业用地,政府拍卖了土地,城管出面清理场地并无不妥;如果是考古项目,考古人员坚持作业,也是天经地义。现在的问题是,在这块土地的使用上,当地政府和国家文物局之间存在严重分歧。一块土地,两种属性,矛盾怎么可能避免。
也就是说,事发地块到底是用于商业开发,还维持原状继续考古研究,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些年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比如,2016年,陕西商洛城改就被媒体曝出,涉嫌未批先建,在建4年中,拆毁多户有文物价值的清代民居。就连商洛市博物馆所在地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云寺,亦屡遭破坏。
一面是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大肆开发买地,需求城市发展;一面是文物保护单位痛心疾首,呼吁尊重历史,保护文物。两者利益冲突,矛盾尖锐,到底该如何调和?此类事情不断发生,哪里只是执法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难题,就算执法人员素质高,也难保不会起冲突吧。
归根结底,还是地方政府是否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视,是否能够不被土地财政所绑架,是否能克服政绩冲动。但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文物保护与土地开发相比,许多地方领导还是热衷于后者,这种错误的发展观念不被纠正,矛盾冲突就不会休止。
文/沈道远
来源:红网
作者:沈道远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