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化走笔 | 遇见燃灯者

来源:红网 作者:李赛可 编辑:王俞 2019-01-31 15:20:41
时刻新闻
—分享—

  去年年末赴益阳安化参加红网组织的第四届绿色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时评研讨会,我写了一篇走笔,是从那位叫小珍的讲解员讲起。确是因为会后回顾,小珍总是鲜活浮现出来,她身上朴实又灵动的品质,让我对安化人的印象平添了几分亲近。一路相随,她生动拉家常式的讲解,背后付出的心力与功夫,让我联想到脚下舒适的盘山公路,以往却是雨天泥泞夏天尘扬的羊肠小道,如今的黑茶之乡,上个世纪90年代还有许多村民贫穷到一天消费不足一元,贯穿其中的也必然饱含了安化人的辛勤与探索,以求通往更美好的生活。

  不过,车行山水之间,小珍拉家常式讲解的场景里,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另外一个人,便是一直与小珍热情互动的同行者杨先生。这位来自苏州大学的教授已过知天命之年,花白短发,笑起来明快爽朗。而这几乎伴随了在安化的整个行程,但凡场合里有他,便有这笑声,有他睿智深刻又幽默风趣的言谈。

  小珍为了拉近陌生嘉宾与她,以及安化的距离,采取了拉家常的讲解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并非那么容易获得回应。回顾以往的一些出游经历,如果互相不熟悉,大多时候人们其实习惯于安静地观看、休息、刷手机,做自己的事情。这是从乡土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现代人共处一个空间时常见的场景。所以小珍的讲解创新,包含着遇的风险。

  所幸小珍的讲解得到了杨先生一路友善风趣的回应。这也许是因为杨先生坐在车子前排,比较靠近小珍的位置。但是我坐在第二排,相隔也不远,却因不善交流,且尴尬于公共场合发言,所以基本上保持沉默。不过,感受且呼应杨先生的善意,但凡小珍讲解,我便会望向她,注视,聆听,时而以笑示意。但是,真正要化解和排除小珍可能遭受的冷遇,显然还是需要“发声者”。

  除了与小珍谈笑风生,杨先生还会把话题接来抛给身后的嘉宾,同时对车里参与的每个人都及时回应。我想,大概便是因为这样,每一句话才不至于抛向空中却尴尬地静默、孤独地落下,车内的交流才生动而持续,友善与尊重才得以充溢于心。

  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品格。我一路感悟,也一路反思自己的沉闷笨拙与缺乏热情。

  返程时,中巴车从安化云台山开回长沙。漫漫长途,许是为了缓解师傅驾驶时的单调与困倦感吧,杨老师与开车的中年男师傅聊了起来。师傅的话匣子打开后,就没收住,讲到了他的工作,对安化的认知,关于湖南风土人情的一些看法,有时因为表述朴实而亲切,有时却也会失于粗野,甚或价值判断上,可能还会偶尔有些冲突,但是却不会影响到杨先生与师傅继续友善交流。而这种沟通的热情同样从两个人逐渐延展到了其他一些同行者身上。

  中途一名女大学生有些晕车,杨先生迅即从谈笑风生里抽身而退,变成体贴温和之长者,细心询问女学生的感受,还起身腾出自己在前排的座位,让这名学生能够侧卧于两个座位之上,且一路不忘继续追问关怀。其轻叮细嘱让一旁观者如我感喟不已。

  哲学家赵越胜写有《燃灯者》,主要讲述了他的恩师周辅成先生之言传身教行为品性,如何触动心灵、感染与照亮后来者,如同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

  杨先生一路敏于回应同行者,不管是同为知识生产者,还是其他行业的劳动者,认真聆听,并回以真诚爽朗,举止风度,于我个人的细细揣摩与回望中,也像是燃起了一盏灯,衬照出自己之迟钝、沉闷。即使心怀善意,若以任何借口而阻滞、未曾释放出来,便终究生造出尴尬、距离与冷漠罢。而作为社会人的每一个体,不正是在这些交往细节之间建构对社会的印象,并转化为行动么?如果说冷漠引发的是冷漠,善意点燃的大概便同样是善意吧。

  而开篇提及之人们所追求之更美好的生活,除了物质丰裕,不是更需心灵之丰裕所生发出的善意温情么。纵观现代生活,社会转型的列车有时行进得过于猛烈,不仅在人与人之间制造断层,也带来了触摸可见的撕裂。被诊断为陌生人社会的当下,比较传统社会而言,多了不信任与冷漠,少了温情与共鸣,也常引致人生虚妄之感。不过,但凡直面社会,贴近社会的脉动,也总还是能够捕捉到善意与温暖的相处。这短短几天的行程里,杨先生与小珍、司机、大学生等友善交流、温暖互助的场景,必然也在其他地方发生。就像一颗星点亮另外一颗星,遥相呼应,世界明亮。

  文/李赛可

来源:红网

作者:李赛可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1/31/482096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