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玩、下课玩、自习玩、走路玩、吃饭玩、睡觉玩……走进中小学生教室,“抬头不看黑板,低头只顾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随着智能手机在未成年人群体中的普及,不少学生对手机越来越依恋,不仅对视力不好,还消耗精力,扰乱课堂秩序。智能手机的校园管理已成为中小学校普遍性难题。如何破解?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赵志忠建议,尽快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2月12日《法制日报》)
前不久发布的首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目前,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和65.3%,我国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这些数据为近视防控敲响了警钟。据估计,目前全国近视眼中小学生超过1亿人,而且这一趋势在不断的恶化,开展一场近视保卫战已刻不容缓。在所有造成近视的因素中,电子产品无疑不可忽视。有研究表明,用电子产品玩游戏,很容易造成视疲劳,尤其是手机,看手机15分钟差不多相当于看半小时iPad、看1小时电视。
早在2015年,潍坊四中校长韩忠玉就极富远见地指出:中小学生配备手机有百害无一益。就危害性而言,中小学生配备手机不仅成为近视的元凶,更会造成学习成绩的直线下降。实行严格的手机限令,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更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这一点在国内和国外都有大量的事实作为验证:一项由伦敦经济学院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禁止在中学校园里使用手机,可以使学生们的考试成绩提高6%,相当于每个学年多学习了一周,尤其低水平及低收入家庭学生,获益更多。而在预防和控制近视方面,国内一些学校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实行严格的校内手机使用禁令后,中小学生的整体近视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效果十分明显。
从医学上讲,近视属一种疾病。患病群体的增多和数量的扩大,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从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要求出发,也需要对未成年人近视持续恶化的状况,进行有效干预。这是一种法定义务,也是一种公共责任。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两个认识上的偏差,一是认为电子产品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有极大帮助,其重要性不可替代。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电子产品在校园内泛滥成灾;二是认为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属正常权利,在使用时间上应自行把握,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太过粗暴,也是对中小学生正当权利的干涉。正是基于此,在一些学校采取收缴手机等强制手段进行干预时,引发了外界的激烈讨论。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明确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降低学生近视率”作为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并出台了相应的硬性考核体系。但从实际上,近视预防和控制的效果并不明显,包括限制中小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的禁令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究其原因,没有刚性的约束机制和硬性规定,禁止中小学生玩智能手机既未能形成普遍共识,也难以达成一致性行动。
法国国民教育部长布朗盖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现代智能手机中毒现象正在蔓延,我们有责任保护孩子和青少年免受其害,这也是教育的基本作用。我们通过法律手段,使其成为可能。基于此,2018年法国议会以绝对多数通过的一项中小学生在校内禁止使用智能手机的法案,明确规定从当年9月的新学期开始,法国的小学、初中学生禁止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
在教育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禁止手机进入中小学生课堂的规定文件相继出台,不过要实现全面的手机禁令,仅靠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一纸文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更进一步上升为法律,并将其作为未成年保护的刚性措施,明确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责任,才能最终以法律手段让保护诉求成为可能。
文/堂吉伟德
来源:红网
作者:堂吉伟德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