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杭州月子中心关停事件,既是对行业的一次警示,也为完善社会治理提供了契机。只有通过强化监管、规范经营、健全维权机制,才能让消费者真正“坐好月子”,而非“坐立难安”。【详细】
陈可昕
2025-04-13 12:00
网约车平台作为司机的“隐形雇主”,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应该承担起平台监管责任,明晰、确认司机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而非无休止地将司机推向漫无边际的“评分竞争”中。【详细】
杨燕
2025-04-12 12:00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安全与舒适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有城市管理者运用综合思维,统筹兼顾安全与舒适、科学与人文,才能在推动城市加速发展的同时,真正让市民的舒适感不“减速”。【详细】
苏胜露
2025-04-12 12:00
唯有让医疗行业回归“以患者为中心”的本质,手术台才能重新成为守护生命的“圣地”而非盘剥患者的“收银台”。【详细】
黄爱琳
2025-04-11 12:00
互联网空间并非法外之地,治理网络谣言需直击要害,从源头切断谣言滋生链条,构建真实可靠、风清气正的网络信息生态。【详细】
余文峰
2025-04-11 12:00
当祖先留下的“克己复礼”传统,撞上现代社会的“流量至上”法则,重建规则敬畏或许才是对文明最好的祭奠。【详细】
宋英美
2025-04-08 12:00
AI“复活”服务与一般的商品交易有不小差异,不仅事关商业规则和经济利益,还涉及人类伦理以及相对复杂的法律关系,处理不慎,容易触及风险,导致发生侵权行为。可见,AI应用有边界,“复活”逝者需谨慎。【详细】
徐林生
2025-04-07 12:00
价格可以动态,但诚信必须静态。当技术赋能变成技术压榨,所谓的“市场智慧”不过是精致的利己主义。酒店业的竞争终将回归服务本质,而非算法下的“价格游击战”。唯有将消费者权益置于利润之上,行业才能真正赢得未来。否则,当信任彻底崩塌,再精妙的涨价算法,也算不出挽回人心的公式。【详细】
王志高
2025-04-07 12:00
清明祭扫是我们与先人心灵对话的重要时刻,即使不能亲自到场,选择带有高端祭品的代扫套餐也并不意味着缅怀思念之意更满。别给缅怀“贴金”,让哀思“变味”,应让清明祭扫回归其精神本质,让那份真挚的情感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流淌。【详细】
李子慧
2025-04-05 12:00
真正的写作教育不应是兜售“高分秘籍”,而应教会学生在广泛阅读与细腻感知中提升文化素养,让他们能够通过文字记录生活、抒发情感。【详细】
王新瑞
2025-04-05 12:00
诚然,四川洪雅文旅干部的舞蹈,是真诚破冰的努力,展现了政务宣传大可放下架子、迈开步子。而走红的下半场,应是扎实的服务、优质的体验与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魅力。各地在借鉴时,也该从推进“内功”建设出发,掌握文旅宣传的长效之道。【详细】
庄昕言
2025-04-04 12:00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有必要对电动车智能辅助驾驶从严限速。例如:在高速公路启用智驾系统时,强制将速度主动降为100km/h,其他公路按通常限速下浮10%左右设定。这样,才能有效减轻司机遇到突发情况“受惊指数”,大幅降低其接管车辆的难度,将“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落到实处。【详细】
徐林生
2025-04-03 12:00
总之,公共性不可湮没私人性。好的舆论是具有普惠价值的,身处社交媒体时代的人们,与舆论相伴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越是如此,越要认识到舆论被何种感情左右会导致何种后果。【详细】
张川
2025-04-02 12:00
当疾病被娱乐化,我们便失去了对疾病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他人痛苦的共情以及对真理的追求。要重拾敬畏之心,才能让真正的患病群体得到应有的关爱,让社会及网络环境回归理性与温暖。【详细】
李庆尚
2025-04-01 12:00
“硬约束”须靠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价值认同的深入,真正让健康理念烙印在集体意识深处,才能让“游烟”治理在“我”第一责任人身上落地生根。【详细】
段官敬
2025-03-30 12:00
真正的赋能,应当以提升文化内涵、优化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产品为目标,通过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结合现代科技和市场需求,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文旅项目。【详细】
胡建华
2025-03-28 12:00
企业名称承载着品牌价值与文化内核,胖东来的成功绝非仅因名称响亮,而源于其极致的服务理念、商品品质和对员工与顾客的双向尊重。【详细】
熊禹婷
2025-03-28 12:00
在拒租事件的背后,我们要看到老年人渴望安稳住所的公平诉求,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房东在面对潜在风险的合理隐忧。【详细】
朱泉赫
2025-03-27 12:00
重塑一个健康的评论区,对个人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都至关重要。在社会思潮汹涌、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逻辑思考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独立判断的能力,可让我们不迷失于情绪黑洞,不受困于信息茧房。【详细】
陈晓丹
2025-03-27 12:00
对“带病上班”甚至“带病加班”的当事者,我们要转变过去的“表扬”“评先”等传统观念,除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外,更应该发出“警报”,“强制”其就医休息,莫让“带病上班”演变为生命绝唱。【详细】
袁文良
2025-03-26 12:00
强调削减的是“文科生”本身就是伪命题。智媒时代,文科生将以交叉学科的新身份融入各个科技领域发挥人文关怀之效用。人文学科与理工科并非对立割裂,文理交融、跨学科多领域的全能型人才才是当下对人才培养的应有认知。【详细】
戴雨菲
2025-03-25 12:00
我们当然反对酗酒误事,但更该警惕某些企业把“制度刚性”变成“人性荒漠”。“同理心失禁”比“生理失禁”更严重,是一种“冷漠病”,得治。毕竟规章是死的,管理是活的——给过失留一道宽容的缝,或许比焊死所有门更能守住企业的体面。【详细】
李蓬国
2025-03-25 12:00
安德斯认为:“你可以是个文科生懂点技术,也可以是个工科生同时攻读人文学科,总之这种通才,是今天所需要的。”这一观点为新时代的文科教育提供了新的改革角度,也对大学教育与学生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详细】
许凤辰
2025-03-24 12:00
安全生产培训里的“水分”,就是安全事故的导火线。无论是把安全生产培训交给机构,还是企业自己来培训,都必须是一场实打实的、合格的、高质量的培训,而不能把培训当成“过家家”。【详细】
黄齐超
2025-03-24 12:00
期待未来,更多地方的干部能够深入民生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者视角”。让政策更加贴近民心,让公共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共同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详细】
胡建华
2025-03-24 12:00
能创造价值的工作就是好工作,能解决问题的职业就是体面职业。当快递小哥用算法优化配送路线,当网红教授用直播普及知识,这些跨界融合恰恰是时代进步的关节响动。【详细】
李蓬国
2025-03-23 12:00
法治社会,大V标签不是“免责金牌”,任何高大上“人设”都不能享有法外特权。大V拥有的粉丝越多、影响力越大,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重,也越需谨言慎行。【详细】
徐林生
2025-03-21 12:00
唯有当违法成本高到足以遏制贪婪,当技术监管细密到无法遁形,当信用惩戒严苛到寸步难行,“舌尖上的安全”才能不再成为奢侈品。【详细】
王志高
2025-03-21 12:00
教育的终极使命,是培养“驾驭AI而非依附AI”的思维主体。毕竟,真正的进步性不在于抗拒技术浪潮,而在于在技术洪流中确立不可替代的人类价值坐标。别让进步在AI浪潮中“退场”,让我们迎着挑战,乘着时代的潮水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详细】
陈玫羽
2025-03-20 12:00
消费者在面对琳琅满目的网红食品时,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跟风,不被营销噱头所迷惑。仔细查看产品的成分、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多了解一些食品科学知识,学会识别虚假宣传和文字游戏。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和合法权益。【详细】
许海龙
2025-03-20 12:00
当“不是柠檬隔夜,而是我来晚了”的黑色幽默在社交媒体上大肆传播,消费者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每分钱都应该兑换等值的质量承诺。毕竟,食品安全不是能被讨价还价的商品,4元柠檬水也应该捍卫不可逾越的安全防线。【详细】
黎馨
2025-03-19 12:00
“人民日报抖音号”的探索证明,主流媒体的年轻化传播不是“降维”,而是“升维”。唯有以创新表达激活内容价值,以技术赋能重塑传播形态,才能让主流声音在“指尖时代”既叫好又叫座,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提供持久生命力。【详细】
张杰
2025-03-19 12:00
要解决少儿医疗保险“投保容易理赔难”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保险市场的监管,加大对虚假宣传、条款模糊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规范保险市场秩序。【详细】
江竹轩
2025-03-19 12:00
规范维修服务流程,让用户便捷享受公平、合理的售后维修,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家电维修市场环境。【详细】
何勇
2025-03-17 12:00
骚扰电话产业链的存在,一个层面反映出不法人员的嚣张,而令一个层面则暴露出了监管的形同虚设。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央视记者都能发现的问题,监管部门何以十分被动?拆除骚扰电话产业链,监管部门不能只靠央视记者“叫醒”。【详细】
郭元鹏
2025-03-16 12:00
AI技术是科技创新发展的产物,我们期待人脑能够用“魔法打败魔法”,让AI技术这匹“数字野马”遇到伯乐,在文明发展的正道上奔驰。【详细】
李庆尚
2025-03-15 12:00
事实上,有调研数据表明,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发毒誓”纯属营销噱头,无法提高购买意愿,反而令许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产生抵触心理。可见,商家“发毒誓”式营销,不是小事,更非“私事”,涉嫌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不可等闲视之。【详细】
徐林生
2025-03-15 12:00
要在机制上防止“羊毛党”钻空子。例如引入消费者信用评价机制,或者为使用运费险的商家再上一道有力的保险,让他们无机可乘。只有这样平衡了用户体验和商家利益,整个市场才会重现共赢的局面,而我们所有人都期待着这种局面的到来。【详细】
袁金玉
2025-03-15 12:00
这起“必吃榜造假案”犹如一面棱镜,映照出数字化时代信任构建的艰难。当一块假牌匾能轻易击穿消费信任时,我们或许该反思:在追逐符号与流量的狂欢中,是否早已遗忘了商业的本质?【详细】
曹尔格
2025-03-15 12:00
年轻人将在趣味互动中读懂文物背后的文明密码,历史与当下便不再是割裂的时空,而是一条奔涌向前的文化长河。【详细】
2025-06-11 12:00为老头乐戴上“安全帽”,是与时间赛跑的民生必答题。【详细】
2025-06-11 12:00社交关系并非只有一种固定模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适度的“轻社交”同样能带来快乐和满足。【详细】
2025-06-11 12:00理性消费就变得格外重要,在满足精神需求和合理消费之间找到平衡,是年轻人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详细】
2025-06-11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