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咪蒙团队炮制“一个寒门状元之死”事件后,咪蒙永久关停了微博,并宣布公众号停更两个月。近日,网友发现咪蒙公众号已自行注销。同时,头条号、大风号也声明封禁咪蒙及其相关账号。
自2015年9月咪蒙公众号发布《致贱人》《致Low逼》等推文后,轻松斩获数百万阅读量,成为自媒体界当之无愧的流量女王,越来越多的粉丝涌向咪蒙的聚光灯下。在这样水涨船高的态势下,咪蒙的推文变成了一场极端情绪宣泄的表演。观众才不管舞台是否搭牢,台上抛来的是烟幕弹还是催泪瓦斯,演员是一流还是末流。只要演员卖力表演,把人们心底的愤懑、妒忌、焦虑都晒出来,朋友圈的“含咪率”就疯狂上涨。结果,“树大招风”,一阵风把舞台刮得晃了晃,底下观众全跑了,根基不稳的舞台瞬间倒塌,演员被自己搭的舞台压垮,无力动弹。
搭台唱戏的何止咪蒙一家,自媒体时代,平台的创建成本近乎免费,咪蒙无法翻身,其他的自媒体运营者自然欢喜。红极一时的咪蒙虽然抢夺了大部分流量,却也贡献出了一条“贩卖焦虑、毒鸡汤”的生财之道,为那些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公众号提供了机会,他们拥有咪蒙聚集起来的一批“焦虑症患者”和“情绪病患者”,只需在红线之内便可肆意发挥,把这些人统统收入囊中。今后的自媒体行业没有站在塔尖的咪蒙,但是会有很多势均力敌的鸡汤、焦虑贩卖机。
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叫做“以史为鉴”。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庆典和纪念仪式中将过去的辉煌、耻辱和灾难深深刻进灵魂,形成集体记忆,升华为国家意识,这固然有效。可我们并不擅长在自媒体时代发挥这条规则的作用。不管是明星偷漏税,问题疫苗、学术不端,还是保健品帝国的内幕揭露。这些被曝光的事件就像富矿,只要往深处扒,十有八九是有收获的,牵扯出无数往事。这些往事不过是改头换面的同质事件,让人不禁感叹:不管过了多少年,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互联网时代,处于浪潮之巅的事物永远在更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天是咪蒙,下一次不知道又换了谁。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大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起十年前发生的新闻事件,台下的同学纷纷摇头表示没听过。博闻强识的大学生尚且如此,可见中国人大多记性不好,喜欢重蹈覆辙,又把这种健忘的精神传给下一代。“吃一堑长一智”,传下去的是教训,日后却不见得增长智慧。
信息爆炸的时代,网友很容易被娱乐事件、热点新闻转移注意力,模糊视线,最终忘却了记忆。曾经的政界人物、商场大亨、流量明星,还有像咪蒙一样的自媒体内容生产者,都将变成一个个难以辨认的符号。这些事件是亲历者们共享的回忆,随着时间推移变成记忆的符号。十年之前,你是第一网红,我是与你相爱相杀的网友;十年之后,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在搜索者眼中,只有当下,和被扒出来的过去。
我们倡导“以史为鉴”,实现起来却不容易。那些曾引发热议的、惊天动地的事件,或是隐匿在互联网的某个角落等待发现,或是被收录在相关部门的年终总结上,甚至完全无迹可寻。如果所有的不堪都以这样的方式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再以新事件为由头牵扯出来,那么我们将永远不会进步,历史的车轮不应该在原地转圈。
忘性不应成为抹去事实的工具,历史也不是白纸黑字的记录,它是我们每个人应牢记于心的训诫和信念。无法托生的咪蒙,至少要做一面镜子,让后来的人们照一照。
文/王娇娇
来源:红网
作者:王娇娇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