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会大家谈 |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也是“民生工程”

来源:红网 作者:戴先任 编辑:唐盈 2019-03-05 14:09:14
时刻新闻
—分享—

c0562fce-7653-4049-b0d1-f2f2c4536a81.jpg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普及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呼吁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让科学流行起来”。“无论是民众的日常生活,政府部门的规划决策,还是科研项目的推进,都少不了科学的滋养”,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认为,应在社会上推动形成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氛围,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3月4日中新社)

中央及各地政府一直以来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学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幅增强,我国已经成为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虽然有了大幅提升,让我国科技得以跻身世界前列,但全民科学素养却仍有待提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比2015年第九次调查提高了近2.3%。但我国的全民科学素养,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掣肘了科技创新的长足发展,让我国科技大国的称号显得有些成色不足。

比如现在进入网络时代,一些网络谣言满天飞,其中很多就是伪科学谣言、健康谣言;而近几十年来,“大师”王林、“盖世华佗”胡万林、“神仙道长”李一、“食疗专家”张悟本、“养生教母”马悦凌等等各路“大师”层出不穷,这些都与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的普遍缺失有很大关系。

全民科学素养的欠缺,让伪科学得以趁机而入,让伪科学谣言满天飞,既造成轻信者错误养生,影响健康,还可能让轻信者受到蛊惑,走上歧途。全民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不高,不能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反倒会带来不利影响。

正因如此,进行科学普及就尤显重要。但现在一些科技工作者看轻科学传播工作,不愿意从事科普创作,而一些地方对于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还远远不够,存在对于科普工作的普遍忽视与轻视。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科普工作的进行,也让全民科学素养难有一个得到更好提升的契机与渠道。

对此,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真正重视科普工作,要提高科普工作者的待遇,给予他们更多更好的保障,让他们能从科普工作中感受到职业尊荣感,把科普工作真正当成一份体面、能够收获成就感、能够安身立命的工作。同时,还要加大对科普工作的支持与投入。

此次全国两会期间,多名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呼吁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也就更引人深思。重视科普工作,加大科普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既能惠及广大民众,是一项民生工程,也能为国家的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是一项宏大的“公共工程”,亟待引起重视,并予以认真对待。

文/戴先任

来源:红网

作者:戴先任

编辑:唐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3/05/518968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