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8:05,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场“代表通道”。在首场“代表通道”中,8位全国人大代表接受了记者采访。(3月5日人民网)
每个人都值得被善待,每个故事都值得耐心倾听。从去年开始,两会现场的“代表通道”成了媒体和网友的关注焦点之一,不仅是因为他们带来了基层群众的诉求期盼,更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公众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民生故事。
实践出真知,脚步量民情。“代表通道”里传递出的每一个声音,代表提出的每一个提案、意见、建议,都是源自于代表们脚下踩土,走近基层、了解群众之后的认真反思。正因为知其苦、晓其难、懂其艰、明其盼,所以代表们的建言献策,往往带有基层特有的“泥土芳香”,语言十分质朴、情感极为真挚,往往最能引发群众共鸣。
“代表通道”上,湖北咸宁崇阳县大市村党支部书记程桔代表,讲述了“扶贫车间”带动村民就近就地就业的故事。“现在都讨论生产技能、赚钱,打牌的就少了”“大家开始抢工,抢着到车间上班,问题是车间比较少”……接地气的语言中,是对民生的最好阐述,也客观反映出当下基层扶贫工作可尝试的努力方向。
反观两年来的“代表通道”,类似的民生故事并不少,大多都是着眼于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小事发声。在这不到百米的“通道”两头,连接着的是“小愿景”与“中国梦”,更连接着普通群众与党员干部,每一个故事都是“家与国”“民生与政策”“承诺与践行”的真实见证。
期待“代表通道”讲述更多民生好故事。一方面,人大代表是民心、民意的“代言人”,从他们的讲述中,可以给政策制定以实例支撑,也可让公众感受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好前景;另一方面,每一个民生故事背后,都是中国人民在追梦路上努力奋斗、努力奔跑的情景再现,展现的是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幸福的新时代中国精神。
讲好民生故事,亦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回避问题、不遮掩现状,实事求是回应民意,脚踏实地展望未来,“代表通道”上的民生故事,来自于每一位中华儿女,源自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节点,这些民生故事一定会汇聚成更加激昂向上的精神动力,激发中国人民创新创造的无限潜能,为中国发展贡献更加澎湃的基层力量。
文/史俊逸
来源:红网
作者:史俊逸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