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临近结束时,菲科提问道,“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习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3月24日 光明网)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主席深情而充满力量的话语,宣示了自己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彰显出大国领袖高尚的思想境界和超凡脱俗的伟人担当。每名党员干部都应细细品读其中的博大胸怀和深刻内涵,自觉涵养“无我”的崇高境界。
涵养“无我”的状态。“无我”不是不讲自我,而是要看清自我、认识自我。作为党员干部,找准自己的定位,正确处理“自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党章》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任何时候都要无私忘我,把个人利益置于人民利益、集体利益之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主责主业,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辜负人民的期待与信任。
涵养“无我”的信念。因为有目标,所以才“无我”。当一个人心无旁骛追逐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往往会忘记了自我,这种“无我”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未来,这是一种信念上的坚定不移、行动上的矢志不渝。作为党员干部,革命理想大于天,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为了什么出发,为了什么而奋斗。《党章》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每名党员干部都必须深植于心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信仰,必须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主动投身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之中,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年接着一年干,时间终会证明,无数个“无我”的党员干部,一定能为人民铺就一条共赴共产主义幸福生活的前行之路。
涵养“无我”的担当。不计“功成”之名,但出“功成”之力,这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无我”的共产党人带领中华儿女热血拼搏、奋力担当,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迈步新时代、奋斗新征程,党员干部更要坚守“无我”的担当,只讲奉献、不讲条件,只重实绩、不图虚名,要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胸怀,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追求,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始终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奔跑追梦,不断实现“小目标”,兑现“大承诺”,让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陆仁忠
来源:红网
作者:陆仁忠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