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绿交织的大地上,两条钢轨平行线穿行而过。在这片广袤而又略显苍凉的土地上,青藏铁路,让人可以重温历史,也能展望未来。(6月13日新华网)
重走青藏铁路,感受现代化交通穿梭于“世界屋脊”带来的震撼,脑海里顷刻间便荡起了曾经架设的场景。虽然未曾亲临当年修路时的现场,但难题、海拔高、缺氧等艰难词汇依然遍布于整条线路。可想而知,全场1956千米的“青藏铁路”扛起的是人民致富的历史使命。轨枕成行与石子紧密守候着高原冻土,车轮沿着钢轨与中原、东部地区可靠相连,曼妙的鸣笛声与自然相得益彰,无时无刻不散发着时代的强音。
路不通,经济自然上不去,自身潜能也不能被挖掘,外界有利因素也不能惠及于此,那必定会影响它的发展。“青藏铁路”的建成不仅成了中国西部与东部及外界交流的通道,大大便捷了游客的出行,也给当地的老百姓创造了获取外界事物的途径。据可靠数据统计,“青藏铁路”的客、货运送量由2006年的648.2万人、2491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3176.3万人、4810.1万吨,年增长率分别达14.2%和5.6%,展现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时代责任。
时至今日,延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轨迹,从西宁始发的“中欧班列”向西延伸至欧洲诸国,发挥出了铁路运输潜能。更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铁路”将连接南亚至印尼,打造中国东南方向的繁荣发展道路。这一项项举措落地,更加使我们有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在“青藏铁路”的影响下,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更体现出我们民族的共赢的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秉持的是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高的修起了桥梁,让火车从自然保护区上方通过,不惊扰野生动物的活动,这让蜿蜒前行的钢铁巨龙充满了风度与温度,受到世界各国的一致夸赞。爱护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使命,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是我们向往的目标,现在如此,以后也将继续如此。
伟大的工程必定有巨大的困难,但是人民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这种英雄气概着实可歌可泣,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再现,也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够安静地坐在飞驰的列车上重走蕴含浓厚民族底蕴的青藏线。
文/王路路
来源:红网
作者:王路路
编辑:王小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