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海南大学禁止外卖进校园”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海南大学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学校近期加强了对外来车辆和人员的登记管理,但并不禁止外卖送餐服务,同时学校与外卖平台共同开展外卖安全进校园整治行动,加强外卖电动车进校区的规范管理。(6月17日《北京青年报》)
互联网时代,手机一按,美味外卖稍刻就到,校园也不例外。学生叫外卖或是因为学校的伙食单调,或者开饭时间和学生的作息时间上不对称,但是,外卖的一些不堪后厨事件时不时被媒体曝光,存在安全和卫生忧患。况且,外卖装饭盛菜的一次性塑胶盒和塑料袋,这些白色污染不可降解,造成新的环保污染源头。还有一次性筷子,会让多少树倒下,又给环境治理带来多大的压力?可以说,一些高校禁止外卖,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良善初衷值得点赞。
可是,有了良善初衷并不代表行动正确。为了防污染,一些高校采取一刀切禁止外卖进校园。外卖本无罪,选择有安全保障有信誉度的外卖,只要学生自愿,无可厚非,也给学生带来了方便。一刀切地制止,很容易让人联想校园餐厅打着环保旗帜行垄断经营的嫌疑。这一点,海南大学的做法彰显开放包容的大学情怀和办学理念。
一些高校对外卖恨之入骨,除了环保因素,外卖进校园给学校带来安全和管理上的负担,但这不是禁止外卖进校园的充分理由。一刀切地拒绝外卖的做法,无论阻止学生吃外卖还是对违反规定的学生处罚,都是对处于弱势学生的权利肆意剥夺。大学校园有义务为学生的正常消费提供配套服务。而且,外卖进校园还促进校园餐厅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餐饮服务质量水平。
其实,外卖进校园由此带来的安全和管理压力,回避不能解决问题。对此,海南大学主动出击,联合外卖平台,加强外来人员和车辆的登记,充分发挥互联网科技,通过移动互联和大数据分析,前瞻性地解决外卖进校园带来的种种问题。此举赢得众多学生的认同,也取得很好效果。由此可见,一味拒绝外卖进校园实在没必要,唯有科学管理,能有效处理外卖进校园的负面效应。
文/杨应和
来源:红网
作者:杨应和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