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婚否,孩否,绝不是绿肥红瘦

来源:红网 作者:安星予 编辑:张瑜 2019-09-20 17:51:02
时刻新闻
—分享—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结婚率仅为7.2‰,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其中最低的上海只有4.4‰。一线城市结婚率持续走低的背后,反映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年轻人爱情、婚姻观念的转变。婚后是否要孩子已经成为年轻一辈与老一辈婚姻观的最大分歧,受访的90后中,近三成倾向于婚后不生孩子,并且表示希望将来的另一半与自己有相同的想法,这势必会影响到90后的择偶标准、婚姻状况;而在50岁以上受访者中,95%以上表示婚后必须要孩子。(9月20日 《中国青年报》)

Hi,谈恋爱吗?不结婚那种?

当下,受社会思潮多元化、开放化、包容化的发展影响,曾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已然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动屏蔽”,如今的新兴一代,尤其是对于大多数90后适婚男女青年而言,更多的是将“单而不婚,婚而不生”奉为生活圭臬,他们宁可享受一个人“孤独的自由”也不愿承受婚姻生活中那些“甜蜜的忧愁”,他们宁愿在“二人世界”中相伴到老,也不肯在“三口之家”中幸福伴着烦恼。而对于将“婚姻家庭”“儿女后代”视为生命“必需品”的父辈而言,如今大多数年轻人的“不婚不生”主义,简直是“离经叛道”般匪夷所思,成为了亘横于两代人思想堡垒之间那道无法跨越“天堑鸿沟”。

实际上,若是分析总结当下的“不婚族”与“丁克族”不愿进入婚姻不愿婚后生子的原因,也无外乎是现实与理想、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博弈。如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年轻人的个人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当“一个人刚好,两个人高贵,三个人好累”的观念悄然蔓延,婚姻和孩子便不再被视为生活的必需,尤其是对于女性,特别是受到过高等教育熏染的女性,她们更注重精神的自由、个性的独立,认为婚姻和生子应有自我意志决定,不应受社会、传统、家人的影响;此外,一线城市生存的压力、结婚、生育、养育多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再加之婚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地鸡毛”和生娃所带来“甜蜜暴击”,亦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其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选择,时代决定思维。因此,年轻一辈应该体谅父辈们“催婚催生”的急切心理,而传统的“老一辈儿”也应该理解子女们“爱情可贵自由万岁”的“独立宣言”。因为无论是结婚与否,生娃与否,都是选择,却无关对错,只要心理建设足够强大,能够从容接受因自我选择所带来的结果,那么,对于所谓的“流言蜚语”,俱可一笑置之。

选择了结婚生子,就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就必须扮演好夫妻、子女、父母等多种家庭角色,承担该承担的压力,负责该负责的担当。当然,生活中那些琐碎的、解不开的“小疙瘩”是必然会出现的,但是亲身体验过由“二人世界”过渡为“三口之家”的幸福感、甜蜜感也是无可比拟,无法言说的;而若是选择了“高贵的单着”或是将“两个人的浪漫”进行到底,亦不是不可以,因为不管是婚姻还是生育,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

况且,真正好的爱情,本应该就是两个自由的灵魂相互吸引,同频共振,生育之事,也只有情感上和心理上都水到渠成,方可锦上添花,若是在自己都没有准备充分的前提下,为生而生,才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人生不负责任;当然,不婚或是不生,确实是自由、洒脱、“零压力”,但也要做好日后,尤其是年老之时偶感寂寥、无所寄托的准备,虽并非一定,但人的情感和思想必然会随着岁月转换而发生变化,所以说,一定要确定所有的结局都在可接受的“射程范围之内”,再来勇敢、骄傲地向所谓的“传统”和“公序良俗”说“不”。

综上,这结不结婚,生不生娃,绝不是一道非对即错的判断题,而是一道主观问答题,且标准的正确答案也远不止一个。选择不同,结局自负,婚否,孩否,绝不是绿肥红瘦。

文/安星予

来源:红网

作者:安星予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9/20/605906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