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教师的两重身份:“鱼与熊掌”还是“珠联璧合”?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田德政 2019-09-24 20:16:54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23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出席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和亚洲学院成立仪式时表态,必须让大学的“金专、金课、金师”随处可见,让“水专、水课、水师”无处安身。他还表示“要让那些不用心教书、只关心自己成长的教师离开教师岗位”。对此,教育部也将出台具体新规。(9月24日《北京日报》)

吴司长的表态背后,隐藏着一个客观事实,即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师,其实都至少具备两重身份:一是学者,二是师者——前者以输出科研成果为己任,后者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一名理想中的优秀高校教师,既应该是一位受过扎实研究训练、有着良好学术规划的学者,也应该是一位在讲台上兢兢业业、日臻“桃李满天下”境界的师者。我们所崇敬的先生们,其实都是在这两重身份上同时取得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成就,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境界。而在教学、科研任何一重身份上做得不够好,可能都只能被视为“匠”,而不能被称为“师”——当然,还有少数高校教师同时也会有高校党政干部、政府和企业顾问、媒体评论员等其他身份,但最主要的两重身份依然是教学和科研。

不过,骨感的现实是,对很多高校教师而言,在这两重身份上,“鱼与熊掌”的不兼容性,往往要大于“珠联璧合”的可融合性。这种潜在的不兼容,主要在两个方面呈现出来——一方面是制度性约束,另一方面是方向性矛盾。

制度性约束是目前被普遍观察到的现状。就目前的高校教师考核制度而言,论文、专著、课题和基金立项是高校教师最重要的职称风向标,而发表学术成果的周期之漫长、过程之繁复,已经占据了高校教师的大部分精力。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下,高校教师必然会面临鱼与熊掌的取舍。对此,李连江教授甚至在其讲座集《不发表,就出局》作出了“写作始终惨淡经营,发表永如万里长征”的调侃。如果要捍卫自己的学者身份,那么相当的研究时间必须要得到充分保证。徐淑英教授在《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中也提到“一般而言,做一个学者,一个研究有成就的人,起码需要把一半以上的时间放在研究上”。

而另一个不易察觉的挑战,在于教学和科研二者间的方向性矛盾。高校教师往往有自己特定的研究方向,却又往往会承担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性不大的教学任务,这种情况在“青椒”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完成目标考核,高校青年教师可能会向本科生教授自己并不擅长的专业细分课程,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低年级本科生可能会接触大量的学科基础性、通识性课程,这样的课程如果让一位教师来全程教授,很可能会让若干的学科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被忽视,这将影响到学生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的脑图搭建。

从高校教师的两重身份出发,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拆解成上述两个部分,我们大致会看到一幅“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无奈场景。实际上,无论偏重教学,还是偏重科研,其实都违背了洪堡的大学理念。而在今日的语境下,高校似乎更多地偏向于这根数轴的科研一端,高校教学端的意义和地位,亟须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这是政策制定者在具体制度落地前首先要做的工作。

而高校教学端的意义,尤其是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意义,其实可以概括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上游抓手”——唯有上游水清,中下游的教育生态才不会污浊,我们才会放心地让毕业生们输出到社会的大海或进一步深造的象牙塔中。教育部对高校教师授课情况狠抓落实,也正是基于这种人才培养的长远考虑。

在某种意义上,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而后者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标准之一。如何向教学端靠近,这是政策制定者下一步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教学改革在落地和执行环节可能遇到的错综复杂的主客观困难,政策制定者也应作好准备。高校教师两重身份的“珠联璧合”,或许会逐步取代“鱼与熊掌”的尴尬境地。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9/24/606728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