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鸭扰莲”是一则可爱的教育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田德政 2019-10-15 15:51:23
时刻新闻
—分享—

校长捡到两只流浪鸭子养在校园鱼池,没想到长大的鸭子却吃掉了塘内的睡莲。近日,深圳市新安中学第一实验学校校长袁卫星向同学们发出公开信“求助”:如何防止鸭子吃睡莲?公开信发出后他一共收到60多封学生回信。(10月15日《北京青年报》)

如果是吃货们看到这封公开信,想必会回复:“防止鸭子吃睡莲,干脆把鸭子吃掉。”然而,孩子们的回复多是“把鸭子隔离”“撒一点食物”“给睡莲涂芥末”等等不伤及鸭子性命的办法。也许孩子们的办法不能解决问题,却能使他们在思考中学会关爱生命。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由小见大”,培塑健全人格。

鸭子属于雁形目水禽,鱼、虾和水生植物是它们的“主食”。流浪鸭子被安置在鱼池中,就难免吞食鱼池中的“原住民”。由此来看,校长捡鸭回来的好心,似乎办了坏事。不过,问题出现后,校长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急于处理鸭子,而是抓住机会展开随机教育,将自己的问题留给了孩子们。

可以看到,“校长公开求助”能培养学生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抓住身边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调查、思考及解决,则能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科学精神、动手能力及发散思维;而帮助学生建立“校鸭(鱼池)管理委员会”,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们的责任心、事业感与团结精神;面向未来,教育还可以从“防鸭偷吃”拓展至“观察与照顾”。所有举措的基础都能体现出青少年们对小动物的关爱与照顾。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生观价观,离不开“保护植物”与“关爱动物”。同样的精神如果能加以引导和鼓励,必能延伸至保护小猫小狗、保护公共草坪、保护水资源等方方面面。一个学校能有一个体现关爱小鸭子的池塘,能带动学生群体道德品质的提升。且这样由问题催生的教育举措,比规范化的教育流程更容易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这样的生活教育思维。通过抓住自身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将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爱,感受到责任,感受到付出后的回报,成长作用由此而来。

养鸭本是生活中的趣事,该校校长抓住生活问题,给“管理小动物”增添教育的意味,令学生们在无形中感受到“爱”,效果比单纯的理论灌输更为有效。知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言“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学校教育就应该多一点生活的味道。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0/15/61235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