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鲁迅先生的婚姻

来源:红网 作者:唐汇寅 编辑:张瑜 2019-11-05 16:26:10
时刻新闻
—分享—

有人想证明鲁迅是人不是神,将鲁迅与胡适的包办婚姻晒出来进行对比:胡适宽待江冬秀厮守到老,鲁迅则抛弃朱安另娶新欢。客观地看,作者意在贬低鲁迅替朱安鸣不平,并未完全道出个中的隐情。

据黄恽在《难兄难弟——周氏兄弟识小录》一书中考证,朱安不仅没有文化,周作人还曾说:“朱夫人有侏儒症,发育不全。”而且是第二性征的生理发育不全,婚后才没有擦出爱情的火花。鲁迅对于母亲安排的婚事不敢反抗,只好将就着。朱安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处理两人关系时反倒有点咄咄逼人。鲁迅的学生孙伏园说,起初在绍兴老家时,朱安叫齐了周、朱两家的亲戚,摆了个“鸿门宴”,当众数说鲁迅的不是,要大家为她主持公道。鲁迅在场一言不发。来客觉得鲁迅并未失德,没有嫖娼,没有纳妾,没有通奸,也没遗弃没虐待,不好开口指责。况且夫妻两人的感情需要双方沟通培养,外人插手强行撮合顶什么用。朱安的这次“攻关”便不了了之了。

还有一次在北京,来了许多客人为鲁迅的母亲祝寿。寿宴“开席之前,朱安忽然穿戴正式地走了出来,向大家一跪,说道:我来周家已许多年,大先生不很理我,但我不会离开周家。我活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后半生我就是侍奉我的婆母。”这种公开逼人就范的要挟,很扫鲁迅的脸面,只能增加他的反感。黄恽也为之叹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确实说得不错。”了解了朱安的底细,还真不好非难她的丈夫。

与朱安相比,江冬秀虽是一个小脚“村姑”, 文化水平低一点,却出身于名门望族,思想能够跟上新潮,颇有见识,也能掂量自己的轻重。她深知自己与丈夫的差距之大,处处夫唱妇随,还跟着胡适学文化,竭力扮演一个贤内助角色。尽管夫妻俩没有多少精神默契,终归“胡适大名垂宇宙,小脚太太亦随之”,一起白头偕老了。有评论假设鲁迅碰上的是江冬秀,以后者的个性和超凡见识,或许两人不会半途分手。奈何历史不容假设。

鲁迅一直视朱安为“母亲的礼物”,在沉默、冷漠、闪避中忍受着没有爱情的婚姻。后来时局变化,他在北平无法安身,遂南下厦门、广州、上海开辟新的事业,将母亲留在北平交给朱安照拂,这才摆脱母亲和朱安的捆绑,与许广平走到了一起。

许广平是鲁迅的粉丝,鲁迅也赏识她的才华。两人本是天作之合,却也少不了白璧微瑕。结婚之后,鲁迅夜间写作,许广平白天打理家务、进行抄写或校对。一个是成功的男人,另一个成了站在后面默默奉献的女人。许广平爱好社会活动,学生时代就是一个知名的社会活动积极分子,还参加过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办的妇女刊物。但鲁迅不大愿意她在外边抛头露面,连友人邀请她一道赴宴也被鲁迅婉拒。许广平几次在外面找事做都被鲁迅阻止,他说:“你做事这些薪金,要辛苦一个月,看人家面孔,我两篇文章就收来了,你还是在家里不要出去,帮帮我,让我写文章吧。”

对此,许广平难免心理不平衡,抱怨自己“有时悲不自胜”。他们的婚姻中,折射出了鲁迅小说《伤逝》里的影子——爱情是浪漫的,婚姻却要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好的是许广平甘当副手,为成就丈夫做出了无私的奉献。鲁迅所表现出来的大男子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则无可讳言。这恰好说明了鲁迅是人不是神。不过,他纵然有缺点,终究是一个大写的人。

朱安和许广平也很幸运,她们后来都分享了鲁迅的余荫。鲁迅去世后,朱安始终受到鲁迅生前好友、学生以及许广平的接济。抗战胜利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朱安陷入困顿之中。有个上海《海光》杂志驻北平的记者何海生,写了一封信投进蒋介石在北平设置的陈诉箱,请政府对鲁迅夫人给予救济。1946年1月24日早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郑彦棻受派来到北平西三条21号周寓,代表蒋介石送来了10万金(法币),以示宣慰。1949年后,许广平顶着“鲁迅夫人”的头衔,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出色的社会活动家。这也算天命吧!

来源:红网

作者:唐汇寅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1/05/618489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