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校友捐赠事大,更可贵是“以捐身教”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张瑜 2019-12-09 14:49:08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复旦大学1973级化学系的同班校友陈晓明何佩鑫夫妇,回母校捐赠一个亿一事,在老师和同学中间广为流传。更难能可贵的是,夫妇二人十分低调,回母校乘坐的还是地铁。(12月6日 环球网)

校友捐赠,最能看出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深究下来,“校友”两字,恐怕很难承载毕业生之于毕业学校的实质关系。学校是母校,学生是学子。“校友”两字,缺就缺了一个“子”所承载的涵义。无非是要说明,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否到位,就看是否“视生如子”,而最终落实到“学生是否视毕业学校如母校,并有感念之心感恩之举”。

如此看来,毕业生经济上宽裕,有捐赠能力,为母校发展出一份力,本就是自然之举,就像子女之反哺父母。当然前提是,大学确实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做到以生为本,就像父母亲对子女并无外心。显然,复旦校友陈晓明何佩鑫夫妇,就是感受到了当年母校“如慈母严父般的关怀”,正如他们所说的“没有这段经历就不可能有如今的发展”,捐赠来得自然而然。

复旦这对夫妻毕业生的捐赠故事,“回母校乘坐的还是地铁”,这种叙述话语,让人顿感耳目清奇。校友捐赠一个亿,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它代表了一种大学精神,代表着这所大学培养的学生“成就自己的同时还能成就别人”,这不正是大学所要培养的优秀高素养人才嘛?!同时,笔者在这里看到了,比物质意义上的捐赠更可贵的——精神上的东西。正所谓,捐赠诚可贵,精神价更高。

近些年来随着校友捐赠案例增多,观者甚至产生了“审美疲劳”。而一般大学宣传校友捐赠时,无非是书记校长出席,校友捐的款项有多大,然而就是校友多优秀,再就是今后这笔钱将怎么花,如此云云。这类报道甚至造成了“暴发户式的捐赠攀比”迹象,让人感觉“成功人士不回母校捐几个亿都不好意思称如何成功”。可是,校友捐赠真正应有的“育人价值”,却在报道中常常隐身,实在是可惜。

而复旦校友陈晓明何佩鑫夫妇捐赠母校的这个新闻案例,就是“育人价值”的范例。回母校乘坐的还是地铁,回美国也是经济舱。学有所成、有反哺社会之能,首先想的还是母校,这不是很自然嘛!就好比回母校乘坐地铁一样,没什么深明大义的,都是很自然的。再成功,也不失本色,有经济能力,能省就省,一定要花到最能体现出其价值的地方,就如他们所说,“希望能给复旦做点事情”“ 希望任何一位优秀学子不会因贫困而失去机会。”复旦之底蕴,恰恰就在能培养出这样有能力又纯粹的学生上。这样的故事,对复旦学子而言,无异于“最好的言传身教”。

中国办大学的成熟,一个重要表征就是“毕业生为母校捐赠是否自然而然蔚然成风”。现在大较多家关注的还是,哪个优秀毕业生为母校捐赠什么多少,而捐赠文化的东西所涉甚少。我更感兴趣的还是,哪个校友捐赠,也带来了多少“以捐身教”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样的捐赠,才最能体现大学精神,最能体现感召同侪的人文精神,就像“乘地铁回母校捐了一个亿”的这对复旦毕业生夫妻一样,“来去都是,那样的云淡风轻”。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2/09/63083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