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长“病”了,别逼着孩子“吃药”

来源:红网 作者:周志宏 编辑:张瑜 2019-12-17 15:43:56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期,两张课表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这两张课表来自一个家庭,一张是10岁读小学四年级哥哥的课表,周一到周日,除了在校,都要参加各类补习班,还要完成相应的练习。另一张是妹妹的,5岁读幼儿园中班,但琴棋书画样样都要学。(12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现如今,忙着给孩子报班已经成为了家长圈的流行病。每到周末,和其他许多地方一样,北京的一些大型商场都会有很多或蹦蹦跳跳、或规规矩矩的孩子出现。他们不是来逛街玩的,而是来参加兴趣班、补习班。陪同孩子的家长也不闲着,坐在教室后面,和孩子一起听课,还时不时对板书拍照。课间,有的家长训斥孩子上课不认真,有的则是和其他家长分享育儿经。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上更好的初中、高中、大学才算是成功,而很少有“快乐就好”的教育观念,即便有,也无法落实到行动中。还有,生活中对“别人家的孩子”的推崇也在日益加剧着家长的紧迫感,让一些家长觉得不给自己孩子报班可能就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每天不是在上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而家长要付出更多的物质和精力,陪着孩子一块去上。

做家长的,总是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总想着把孩子变得更有竞争力,比家长更优秀。许多家长都以“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为理由,代替孩子做选择,逼着孩子上兴趣班、补习班。如果孩子感兴趣,还好;一旦孩子不喜欢,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如果给孩子的学习压力超过承受范围,对孩子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许多家长嘴上说只要孩子快乐成长就好,但实际生活中却把孩子的个人价值只是简单跟是否能上一个好大学、是否将来能赚更多的钱、是否能够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联系起来。有关专家指出:“如果我们把成绩、分数和孩子的自尊绑定在一起,将会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当今社会,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为了保障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能有“一席之地”,很多家长在不断地在给孩子加码。希望让孩子多掌握技能,多拥有证书,多积累“本钱”。不过,一些家长可能忽视了一个现实,不是证书多、技能多,就一定优秀;也不是学得多,掌握得多,就一定能够在竞争中获胜。为了多获证书或技能而不断让孩子报班学习,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攀比心理的充分流露,是教育观念产生了偏差。

家长“病”了,别逼着孩子“吃药”。说实在的,现在困扰着许多父母的是教育焦虑。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优秀,至少不比自己差。为了能够在好的中小学学习,家长为孩子们报名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开展了一场教育竞赛。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支出占到了全家收入的很高比例,同时也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业而放弃了休假和爱好。自己“患病”,却逼着孩子“吃药”。加之,一些课外培训机构的所谓“命题组老师亲临授课”“学霸面对面辅导”“谁谁谁用了我们的辅导资料成绩得到大提升”等广告满天飞,在向家长们展示本机构实力的同时也为家长许以各种美好的未来,对家长的教育焦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家长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岂不知,那些培训机构所炫耀的培训成绩单、广告、广告词,很多都是些“鸡汤加忽悠”。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凡学皆比赛、凡赛必获奖”的现象也令人担忧。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见世面,为了给孩子升学加“砝码”,竞相让孩子参赛。一些机构抓住家长攀比、好强斗胜的心理,组织了名目繁多的艺术类赛事,凡参赛都能获奖,不少孩子拿奖“拿到手软”。要改变这些现象,家长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孩子的意愿。

今年7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规定,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教育最根本的不是‘教人成材’,而是‘教人成人’。以培养人格健全为目的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拥有日后应对步入社会面对种种挑战的能力。对此,家长、学校和社会等诸方面有必要作共同思考和齐心努力。

来源:红网

作者:周志宏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2/17/638181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