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抱佛脚就能过的大学考试还有意义吗

来源:红网 作者:崔国玉 编辑:田德政 2020-01-03 22:10:23
时刻新闻
—分享—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谚语。这句话讽刺了那些平时不努力,遇到问题才慌忙应对的人。然而,中国的很多大学生却似乎真能“抱住佛脚”,只要考前短短努力几天,便足以应对整个学期的最终考核。

近日,全国各地高校已进入期末考试周。据中国青年网调查,近三成学生考前一周内才开始复习,超三成学生每天复习5小时以上,宿舍是大学生期末复习主要场所。同时,高校教师却建议大学生:要取得好成绩,应注重平时积累,避免考前突击。(1月3日澎湃新闻)

众所周知,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人才,而考试是检验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而现在的大学考试却变了味儿。一面是高校教师劝告学生当功在平时,另一面却是学生们根本不重视积累,喜欢考前突击。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大学生们偏爱考前抱佛脚?而如果我们纵容了这种风气,又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大学生喜欢考前突击,首先跟期末考试的内容有关。有学生在报道中表示,本学期考试以公修课为主,很多科目都需要背诵,而背得早容易忘,因此自己选择考前复习。事实上,这也是历史、新闻、文学、法学、医学等专业学生的共同苦恼。题不难,却都是死知识,学生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太少,只好死记硬背。大学教育本该培养创新人才,可现在我们的考试却是比拼记忆力和背书能力,学生们的创新精神该从何而来?

其次,高校考试的“划重点”现象也是大学生抱佛脚的重要原因。很多高校教师考前都会给出一个大致或明确的考察范围,甚至直接给出考题或题库,而这就叫做“重点”。学生们不管平时学得怎样,只要考前突击,把“重点”复习好,考试自然就没问题。正所谓“一天一门课,一周一学期”,很多学生看似分高,实际都是在应付考试。而“重点”泛滥现象,不仅对平时认真学习的同学很不公平,使考试的鉴别意义被消解,更是在高校在自行降低考试标准,很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损害了学风和人才质量。

此外,高校现行的人才评价制度也有问题。表面上看,大部分高校都采用了多元指标衡量学生,如体育劳动、品德作风、作品证书等。可实际在这套标准中,考试成绩,尤其是卷面成绩仍占最主要地位。一些高校更是把考试成绩与保研、评先等资格直接挂钩,却不重视学生本身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这就导致大学生对期末考“爱恨交加”,一方面不得不应付考试并尽可能得高分,另一方面又认为考试本身没什么意义,讨厌考试。因此学生们才会平时不学习,考前却疯狂复习。

高校是社会培养高等人才的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明确规定,只有经考试合格的学生,才能被授予相应学历证书或其他学业证书。可见,高校师生理应严肃对待期末考试,因为这不仅是社会的期待,也是他们作为老师、学生的本分,更是法律的规定。

其实,考前抱佛脚本无可厚非,有些学生平时懒惰、拖延,就应该考前多努力。问题的关键在于,期末考试作为筛选学生的最权威关卡,怎么却成为学生们靠抱佛脚来应付的包袱?高校不仅当根治临时抱佛脚现象,更应反思自己人才培养的出厂标准,否则必然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并给社会埋下更大隐患。

来源:红网

作者:崔国玉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1/03/65016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