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台旁,地面忽然塌陷,一辆公交车车头向下倾。此后发生二次塌陷,坑里闪出火花、冒起黄烟。据当地官方通报,1月13日下午5点多,青海省西宁市南大街长城医院门前突发一起路面地陷事故,一辆正在行驶的17路公交车陷进坑内。截至14日22时10分,事故已致9人遇难,仍有1人失联,17名伤者已送医治疗。(1月15日《新京报》)
这真是,人在路上走,祸从地底来。谁也没料到,城市道路毫无征兆地张开血盆大口,吞噬无辜路人的生命。更令人害怕和忧虑的是,这样的事故在全国多个城市先后发生,而仅西安,6年来,已发生至少14次地陷事故。
据悉,当地第一时间展开救援,采取停气、停水、停电等措施。官方成立了现场应急管理处置组,分为医疗救护、现场处置、善后处置、道路环境恢复、事故调查和现场秩序维护等8个小组。现场还调用应急救援车辆30余辆,应急救援、公安等共1000余人参与搜救。
应该说,当地反应迅速,救援及时,在救援现场,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得到彰显。但是,必须看到,救援再及时,方法再到位也属于亡羊补牢。与其发生事故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倒不如做好防患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灾难的发生。
日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京、名古屋等城市也频发塌陷事故。1990年,日本在全球率先使用雷达探测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下空洞调查,对一些有风险的空洞进行了工程填补,完工后又建立了定期探测巡查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城市道路塌陷的问题。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我国也在逐步重视“城市体检”工作,住建部推出了11个首批试点城市。根据相关要求,城市要建立长效机制,结合信息系统和管理机制建立,逐步形成“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长效机制。而要体检的八个方面之一,就是城市的“安全韧性”。即使未在试点城市之列,北京、上海、河北沧州等地都在根据本地实际推行道路桥梁定期体检,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体检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力争把事故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非抓不可。
期待全国所有城市都能加强重视,主动开展“城市体检”和认真抓好安全防患工作,从而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满满。
来源:红网
作者:陆敬平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