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植树节,上哪去、植什么?

来源:红网 作者:陈立 编辑:陈乘 2020-03-12 21:49:02
时刻新闻
—分享—

我们又迎来了一个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一个“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植树时节。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我们中的许多人都迁徙到了城里,在城里有限的公共土地上,绿化都由专门的部门和专业的人员在做,我们几乎失去了植树的条件,植树节于我们似乎也变得有名无实了。那么,植树节真的是可有可无的吗?我们应该上哪去、植什么呢?

植树节,请把“乡愁”和“文化”一起“植”进地里去。我国古代便有清明时节插柳植树的传统。从“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众多的咏柳诗便是明证。而借“树”抒情、托“树”言志的也比比皆是,植树的传统在我国源远流长,是“乡愁”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由“乡愁”照见的是中华民族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心理现象——家国天下情怀。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植树,也要把这种优秀的传统情怀“植”进地里去!

植树节,请把“责任”和“担当”一起“植”进地里去。大家知道古时的里程碑长什么样儿吗?最开始,官道上的里程碑,是在路边每隔一华里设置的一个个土台。后来,公元552年,名将韦孝宽领雍州刺史。他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大,因经不起风吹雨淋需要经常进行维修,增加了国库开支和百姓劳役。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他毅然下令将土台改种槐树。韦将军的这一发明可谓是利国利民、一举多得。既找到了更坚固的里程标记物,更减少了国财民力耗费,既为人们提供了遮阳蔽日的更好出行条件,更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因此,韦将军所种的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了西安的市树和象征。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并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指出,“中国欲强,急兴农学,讲究树艺”“防止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他还进一步认为,植树造林也是使民众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在他的建议下,1915年,北洋政府首次明文设立植树节,时间是每年的清明节。在他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立即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28年,为了纪念他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将植树节的日期改在了3月12日。我想,无论是韦公还是孙先生,他们的植树,更多的是把对家国天下的责任和担当“植”进了地里。

植树节,请把“理念”和“意识”一起“植”进地里去。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全国人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新中国的植树节。今天,植树已成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那么,如何来落实这个义务呢?毕竟,人人都亲自参与栽种、管理不太现实。一方面,城镇化使得我们很多城里人很难有条件去参加义务植树,另一面,植树本身是一项技术活儿、长时工程,普通群众由于技术参差不齐、时间难以固定,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该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实行差别化义务植树,分类施策、多措并举。比如,城市要搞好主要街道、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等公共场所的绿化,农村要搞好农田防护林建设和“四旁”绿化,机关、企业、医院、学校等单位和居民社区要搞好“院子”“园子”绿化。比如,要加强组织领导、检查督促,要加强科学指导、技术应用等。应当进一步开阔“蚂蚁森林”等“网络植树”、“软件植树”这一条新途径。2018年,蚂蚁金服与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绿化基金会签署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战略合作协议,开创了全民义务植树的崭新形式。如此,鼠标轻点、手指一划,我们便可投入到义务植树的事业中来;通过地铁出行、线上支付、电子发票、车辆停驶、网络购电等最常见的低碳出行方式,我们就可以在现实中或捐植一棵树、或看护一“片”林、或认养了一“块”自然保护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互联”的力量必将造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无限可能。“理念一变天地宽”,因此进入新时代,我们应把植树节所倡导的“理念”和“意识”进一步根植到全体人民的心中去。这些理念和意识,就是绿色理念、新发展理念、环保意识、共同体意识。

树,根发于泥土,枝生于天地,不停生长,生生不息。信念也像一棵树,只要种入心中,便会萌发、生长、芬芳。

来源:红网

作者:陈立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3/12/685760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