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把善良传递下去,亚姆村人被写进英国教科书

来源:红网 作者:唐剑锋 编辑:陈乘 2020-03-28 22:00:34
时刻新闻
—分享—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一切善良和牺牲,可以照出所有丑恶和自私。就是时间过去了几百年、几千年,人类也不会忘记那些曾经的善良、牺牲和高尚。这是人类前行的旗帜,也是人类前行的力量。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7世纪,英国暴发了一场大瘟疫。亚姆村位于英国南北交界处,是来往南北商人的必经之处。当时,一名从伦敦来的商人,将一匹布料卖给了村庄里的裁缝,布料上就携带了传播这次疫情的中间宿主——跳蚤。不久,裁缝一家四口开始高烧,最终全身溃烂死亡,而村民们也纷纷出现了发病的症状。一时间,全村人陷入了惊恐之中。

当时,以伦敦为中心的英格兰南部是这次疫情重灾区,伦敦每周死亡人数达到7000人。惊慌的村民得知消息后,想要向还没有暴发疫情的北部逃离,一位名叫威廉·莫柏桑的牧师阻止了大家。他告诉村民,这样做会使疫情更大范围传播,而村民在一番挣扎后,决定全体留下。就这样,亚姆村全体村民在没有任何强制要求下,进行了自愿隔离。他们在村庄北部出口建起高高的石墙,封锁通往外部的道路,同时隔离有疑似症状的村民,确认发病的则被关押在地下室或者酒窖。在亚姆村自我隔离400多天后,这次疫情随着感染者的死亡而消失。

当然,亚姆村也为阻断疫情传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个原本有344人的村庄,死亡267人,只剩下70多人幸存,其中33人是未成年的孩子。但在亚姆村北出口筑起的那道石墙,却成功阻止了疫情向英国北部扩散。时至今日,村子里仍然树立着当时死亡村民的墓碑,那个阻止村民逃离的牧师在墓碑上写道:“希望你们把善良传递下去。”今天,疫情正在全球肆虐,为阻断疫情传播,必须有人像“亚姆村人”那样奉献和坚守,才能把病毒和自己一起隔离在“亚姆村”。

亚姆村中央空地的纪念碑上,写着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走的话未必能活,谁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瘟疫;不走的话就会死,哪怕没感染的人也很容易被感染。但我们愿意试试,因为善良需要传递下去,后人们要记住善良。”这段话,很凄凉,却也很悲壮,谁能说亚姆村人的选择不是一桩壮举?谁能说亚姆村人的选择不是一种高尚?因此,这段历史被写入1950版的英国教科书中。这不仅是对善良的肯定,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诠释,一种赞美。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这种爱,是武汉人民用隔离传递出的一份善良;这种爱,是医务工作者、援鄂医疗队员的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这种爱,是身边党员、干部的挺身而出;这种爱,是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的不惧风雨、日夜坚守;这种爱,是广大群众的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防死守。

亚姆村人不仅是英国的“贤者善人”,也是全人类的“贤者善人”。几百年前他们表现出来的壮举和做出的选择,照亮了人类单纯、善良、无畏、真爱的每一个角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值此疫情大流行之际,地球小得变成了一个村庄。此时,每一位身临其境的人都需要“亚姆村人”的胸怀、“亚姆村人”的担当、“亚姆人”的奉献、“亚姆人”的牺牲,我们才能成功阻止疫情,最终战胜疫情。

来源:红网

作者:唐剑锋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3/28/696038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