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评线】红辣椒网评:打好提振干部精气神“组合拳”

来源:红网 作者:符爱波 编辑:张瑜 2020-06-13 15:59:36
时刻新闻
—分享—

闻鼙鼓而思良将。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提振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干部的精气神,是推动改革攻坚克难、发展爬坡过坎的客观需要。因此,各级党组织当打好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组合拳”,积极探索创新干部教育管理机制,努力营造敢拼、能拼、会拼、爱拼的干事氛围,推动干部主动投身“中国梦”创业大潮。

实施容错纠错,让干部有“敢拼”的底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尤其当前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很多党员干部都会不断改革创新、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去啃“骨头”、涉“险滩”。然而,创新就有风险,改革势必会有闪失,因此,迫切需要容错纠错来为他们撑腰鼓劲。各级党组织要对照“三个区分来”要求,整合工作实际,制定容错纠错机制,细化容错免责情形,对处于公心、勇于改革、先行先试而出现工作失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给予容错免责,保护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各类媒体,适时宣传容错纠错典型案例,营造出宽容失误的干事环境,树立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的鲜明导向,让敢拼的干部吃下“定心丸”。

提升素质能力,让干部有“能拼”的信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史总是向前,事物总在更替,面对新的挑战,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始终站在时代潮头,精准把握时代脉络,学会适应时代所需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理论武装、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工作本领。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始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补足精神之“钙”,并不断加强实践锻炼,把干部派到吃劲岗位、脱贫攻坚一线、化解风险等重要工作中,当一当“热锅上的蚂蚁”、接一接“烫手山芋”,持续砥砺党性心性、磨炼意志品质、锤炼政治品格,让干部不断壮筋骨、增才干,真正练就与时代相匹配的能力素质。

坚持用管结合,让干部有“会拼”的方向。“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为党和人民选拔好干部,是推动事业和服务好人民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各级党组织要树立崇尚实干的鲜明用人导向,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把干部深入基层、攻坚克难、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作为评价依据,对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予以提拔重用,要持续开展一线考察、蹲点调研、精准研判等方式,推动广大干部下沉一线察民情、知民事、集民智,为贫困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同时,拧紧从严管理干部的螺丝,实施组织、纪检、公安等部门联动监督机制,开展提醒和询函,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严肃整治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行为。

注重关爱激励,让干部有“爱拼”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牺牲者流芳。”这为各级党组织关心激励干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突出实绩,及时制定关爱激励制度,要松绑减压关心爱护,下决心精文简会,让干部集中精力干实事。要做实做细谈心谈话制度,加强对干部的人文关怀、关心爱护和身心健康保护,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对成绩突出、务实廉洁、作风过硬的干部,及时推荐授予相应功勋荣誉或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对于在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地方工作的干部,要在物质上多关怀,保障他们应有的福利待遇,解决他们照顾家庭的后顾之忧,让干得多、干得好的干部“吃糖”,让他们在待遇上尝“甜头”,持续让干部保持拼搏的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符爱波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6/13/737177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