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4日召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研究部署北京市近期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近日国内出现的新增病例,再次提醒我们:由于对新冠病毒变异、传播规律等还没有完全掌握,特别是在全球疫情蔓延态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的情况下,出现小规模的疫情“反弹”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消除恐慌情绪,增强科学应对信心,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之心、谨慎之心,进一步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络,决不能给病毒可乘之机。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我们已经对“零新增”“低风险”这些词语习以为常,偶尔出现的零星病例,也不会引起太大恐慌。当然,没有人愿意看到零星病例的出现。但我们又必须承认,病毒十分狡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随着复工复产复学、随着社会生活秩序逐步恢复,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疫情的不时出现,很可能是我们不得不长期面对的现实。
承认这一点,是科学理性的态度,是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体现。可以预测,今后仍有可能偶尔出现零星、散发病例,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对此,我们要端正心态,理性看待、积极应对,既要保持高度警惕、严密做好防控措施,也不要人人自危、过度恐慌。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事实以最直接的方式提醒我们:新冠病毒不会倏然而去,风险随时随地可能存在。我们必须要端正态度,坦然面对,引以为戒,举一反三,紧盯疫情动向和问题风险,切断疫情传播渠道。要对防控漏洞再排查整治、防控措施再完善加强、防控要求再落实到位,绝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自6月11日出现新增病例后,北京市及时对新发地批发市场封场休市、进行消杀,对周边居民小区等场所实施封闭管理,扩大核酸“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和采样范围……一系列迅速而果断的举措,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坚决果断处置,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的要求,从防与治两端发力,将疫情扼杀于成灾之前,展现了北京遏制疫情传播的决心和能力。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群众的心态、心理,直接关系到防控效果。应该看到,我们同新冠病毒战斗了近半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应对办法,对病毒认识不断加深,所以,不能因为个别病例的出现而再度停摆,而要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对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理性心态,既深刻认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又无需产生不必要的心理恐慌,相信科学,保持冷静,主动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会、不聚餐,“大型会议”非必须不举办,同事之间沟通不握手,公共场所保持1米线距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这些好的习惯仍需要继续坚持。
同时,社会范围内各项疫情防控举措,也同样要严之更严、慎之又慎,需要大家继续理解、支持和配合,这是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相关部门要加强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及时公开疫情信息,回应群众关切,时刻保持积极应战的不懈姿态,切实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严防控,人人尽责、人人尽力,把该落实的常态化防控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坚持到位,久久为功,就能以“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的定力和耐力,消除和化解病毒传播扩散的风险,唱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四季歌、得胜歌,就定能早日迎来全面胜利。
来源:红网
作者:福映秋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