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遏制“隐形加分”,重在堵塞监管漏洞

来源:红网 作者:孔德淇 编辑:张瑜 2020-06-23 22:07:23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网曝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学院2016级学生陈玉钰保研造假被保送至中科大,受到舆论关注,后西南交大以成绩造假取消陈玉钰的推免资格。陈玉钰的事件并非个例,记者调查了解到,截至今年,教育部已明确特长生、竞赛生培养与升学加分全面脱钩,但各类“隐形加分”现象仍难杜绝,在校内评优、升学考试的保送名额等方面发挥作用。(6月23日 人民网)

设立评优、保送机制,本意是激励在读优秀学子勤勉为学,为其继续深造开辟一条绿色通道。这既是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也是促进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一些“神通广大”的家长利用隐性权力,从搞科研、策画展、发文章等方面,砸资源、拼人脉,为学生升学履历镀金、甚至不惜造假,让激励机制变了味儿。

一定程度上,这些公器私用、弄虚作假的案例,反映出“隐形加分”正沦为某些圈子的“福利分红”,被异化成部分学者、官员子女的登临捷径,也为普通学生竖起一道道肉眼不可见的壁垒,对教育公平的重创无需多言。有人总结道,“隐形加分”具备门槛高、非直接、圈子化三大特征,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监督难、取证难、审核难。长此以往,任何符合教育规律的措施都可能被异化、扭曲,人才自由向上流动的通道也将被人为障碍所堵塞,理应引起高度警惕。

说到底,此类乱象本质上是一种教育特权,底层逻辑乃社会资源的联姻和转换,其之所以大行其道,根源在于推荐、公示与复测三大环节缺乏有力监督。

三大环节好比三个齿轮,看似环环紧闭,一旦监管疲软、缺位,即有可能出现松动甚至失守。反过来讲,只要信息保持高度畅通、每个环节都能遵规循章严格把关,加分造假就能不攻自破。比如在推荐、公示环节,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建立相应的举报机制;在复测环节,有关部门深入学校调查、核实,上述举措足以让“华而不实”的“优秀学子”原形毕露。令人忧虑的是,有的高校明知“优秀学子”资质平平,但在有人承诺以评优、保送指标换科研经费投入的情况下,就会大开绿灯。可见,“隐形加分”的背后,暴露出来的是监管漏洞和利益输送。

今年起,高校取消自主招生政策,代之以实施“强基计划”,为教育公平创造新的机会,但也不可避免将产生新的灰色地带。约束“隐形加分”,仍然任重道远,治理关键还在于拿出日拱一卒的精神和持续前行的定力,一则设立监管防火墙,改变高校自选动作空间大、管理力度比较弱的现状,清除暗箱操作的空间,坚决按住资源转换之手从中攫取不正当机会;二则要建立完善严明的倒查追责办法,特别是对推荐人选实行更严格的公示制度,接受内外部批评监督,让评优、升学全程在阳光下运行。如此,“隐形加分”才能失去其藏身之所。

来源:红网

作者:孔德淇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6/23/752391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