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高考1卷的作文材料,讲的是知人善任的事。材料说,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个人觉得,这个作文题,各级领导干部也不妨写一写,这对改善和提升人才工作水平,应该是有帮助的。
我们党能够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成长为今天的世界大党,就在于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广泛吸纳人才、善于使用人才。今天,我们的事业能够蒸蒸日上蓬勃发展,靠的也是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今天,我们对人才的渴望与需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强烈。做好人才工作,要向国外先进经验学习,要向国内好的做法学习,更要向古人学习,注意从历史中吸取包括人才工作在内的治国理政的合理养分。
我们的领导干部写写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能够从中获得不少做好人才工作的启迪的。
齐桓公察纳雅言唯才是举的胸襟值得学习。论个人能力,齐桓公可能比不上秦穆公等人。桓公能成为五霸之首,主要胜在能察纳雅言,知人善用。齐桓公充分信任鲍叔。虽然管仲曾拿箭射中过齐桓公,但他不计前嫌,用人不疑,在鲍叔的强烈推荐下,发现管仲是人才,于是放心地把国事交给管仲。这种胸襟值得我们学习。现在一些地方,明知是人才,却信任不够,放手大胆使用不够,没有给人才合适的平台,宾主之间不能坦诚相对,自然留不住人才。
齐桓公避人之短用人之长的策略值得学习。不计前嫌用人,昔日的对手就能成为助自己腾飞的翅膀。管仲是个人才,但是他具有很多令人难以容忍的小缺点,且又极度自私。这样的人,在今天的很多地方恐怕不受待见,一般会被打入“冷宫”。但齐桓公和鲍叔眼里看到的不是管仲的缺点和毛病,而是设身处地给予理解和同情,没有因管仲表面的缺失而遮蔽其本质,更没有影响他们正确评价管仲的能力和品德,而是给予管仲足够的平台,放手让他展示智慧与才华。
鲍叔以事业为重重大节的气度值得学习。鲍叔胸襟开阔,有气度,重大节。他作为齐桓公倚重的红人,行为处世不是以个人利益而是以大局为重,大胆地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国,鲍叔自己却甘心情愿地在他的领导下为官做事。鲍叔既能识才荐贤,又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此种见识和气度,令人钦佩。自古识贤不难,难在不带私心荐贤让贤。所以常言道“荐贤者贤”。为了能让人才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价值,有时候,让贤也是必需的。我们需要学习鲍叔以事业为重,乐于让贤的气度。
领导干部写写今年的高考作文1卷,一定能够从中获得不少知人善任的有益启示。如果领导干部都能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并在适当时候懂得尊贤让贤,那我们“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局面就能形成,我们的事业就能开辟新局面。
来源:红网
作者:梁勇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