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7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货物贸易出口、进口实现年内首次双双正增长,稳外贸积极效应不断显现。其中,自4月份起我国出口已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6月当月增长4.3%;6月份进口实现转负为正,增长6.2%。
在疫情依然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的背景下,这样的成绩十分亮眼。表明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对进出口形成了有力支撑,进出口贸易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的考验。
系统性政策为稳外贸提供有力支撑。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加大金融、保险、财税支持力度,帮助外贸企业闯难关、降成本、保市场、保订单,有力促进了出口。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通关手续,优化作业流程,全面推进“两步申报”、“绿色通道”、免到场查验等便利化措施,提高通关效率。6月份,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9.7小时和2.3小时,较2017年压缩了59.3%和81.5%。
跨境电商新业态为稳外贸添新动能。跨境电商作为新型贸易业态,凭借其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和交易链条短,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等优势,为外贸企业增加订单、拓展市场,应对疫情冲击发挥了重要作用。跨境电商新业态成为稳外贸“助推器”。日前,海关总署在北京、天津、南京、杭州、深圳等10个海关开展试点,开启了规模化“卖全球”的跨境电商B2B新模式。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进出口增长26.2%,其中出口增长28.7%,进口增长24.4%。
贸易市场多元化为稳外贸拓宽道路。推进贸易市场多元化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发展方向。我国坚持依靠市场的力量,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扩大与“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模。上半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2.09万亿元,增长5.6%,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4.2万亿元,“一带一路”市场潜力的挖掘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的高增长,这是当前我国外贸增长最大的亮点。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更需努力。2020年过半,外部环境依旧扑朔迷离。但要看到,我国外贸发展韧性足、回旋余地大,随着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效应的持续释放,我们有信心能够抵御住外部环境的风浪,护住经济民生的基本盘,努力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
来源:红网
作者:向秋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