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靠良知工作”的副局长,如何面对抢劫杀人后的23年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张瑜 2020-07-30 16:08:09
时刻新闻
—分享—

赵智勇。图源:《人民公仆赵智勇:坚守信仰、肩担道义的执行人生》报道

7月23日,河北辛集市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7月20日,辛集市公安局成功侦破一起发生在1997年的抢劫运钞车积案,4名犯罪嫌疑人落网。该案案发时当场造成一死两伤,并抢走79万余元现金。据悉,其中一名嫌疑人赵智勇(又写作“赵志勇”),是在服兵役时趁探亲之机结伙作案,次年转业后进入法院工作,落网前已是石家庄市裕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

一个身背一条人命的运钞车抢劫嫌疑人,摇身一变,竟然成了省会城市区法院的一名副局长;原本应该以阶下囚的身份接受法律惩罚的人,如今却成了手持法律之剑对被执行人行使权力的人;抢劫时,视人命如草芥,将法律的尊严踏进了尘土之中,执法时,却又成了司法执行系统的“标杆”,频频立功,屡获殊荣。这样吊诡的人生、错乱的身份,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如今回头再看,那些关于赵智勇的赞誉之辞,如“靠良知去工作,凭信念去执行”,如“坚守信仰、肩担道义”之类,都成了极具讽刺意味的笑话。此人23年前的所作所为,正是这些赞誉之辞的反面。不知道这23年来,每每听到“良知”“道义”之类的词语,尤其是当别人甚至是自己将这些词语加诸己身之时,赵智勇有没有良心作痛?

做出惊天大案时,赵智勇是法盲吗?当然不是。《人民公仆》杂志的一篇报道中介绍称,赵智勇是一位痴迷法律之人,转业之前就参加了自学考试法学专业的学习,并拿到了大学本科学历。而案发的1997年,正是他从部队转业的前一年。换言之,法学文凭虽然被他装进了口袋,法律意识却并未入脑入心,更未在他心中扎根,更遑论对法律的敬畏了。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就此过度责备其转业后所就职的单位,责任其为何不能尽早辨识出这样一个恶人。人性毕竟是复杂的,每个人都可能有不为人知的其他面,一个犯下惊天大案的歹人,同样可能隐忍克制以慈悲的面目生活在普通人身边——就在赵智勇转业的那一年,贵州凯里发生了一起某银行行长被灭门的大案,18年后的2016年,真凶落网,其身份同样让人惊愕:落网时,疑犯已是凯里市经济开发区城管局的局长。

但是,赵智勇是否当得起他所得到的赞誉,其实是个疑问。有知情人反映,赵智勇执行案件的过程中经常喜欢“找酒喝”,认为“你单位有求于我,总得请我吃饭吧”。这样的作风,日常工作中其实很难掩盖,往往都是“公开的秘密”,甚至尽人皆知。所以,如果知情人的反映属实,相关部门是否尽到了监督义务,是否惮于其职位或者认为此为小节而对此视而不见,则很有必要好好地查一查。

近些年,受益于科技的进步,不少多年悬案、疑案得以取得积极进展,如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如贵州凯里的灭门案等,皆是如此。赵智勇的落网,也正近些年技术进步和高科技手段在刑案侦查上的应用有关。正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原本指望靠时间消磨掉罪恶痕迹的赵智勇,还是败给了时间,败给了与时间共同进步的技术。

技术因素背后,仍然是人的因素在发挥主导性的作用。正是因为公安机关持之以恒的努力,几代刑警人锲而不舍的追凶,才让嫌疑人在时隔20多年后得以落网,让当年的受害者及其家属得到抚慰。可以想见的是,如今,或许正有更多赵智勇在某个即将被阳光照见的角落里暗自发抖。

不知道如今的赵智勇有没有对当初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或许,23年来,在每一次升职或获得荣誉受到赞誉的当口,都曾有过那么一丝丝的后悔,也或许,23年的步步高升早已让他忘记了曾经的罪恶,自己也相信了自己是一个“肩担道义”的人,但冰冷的手铐同样是他应得的,而且是早就应该得到的。法律的严惩永远都不算晚,也希望这样错乱的人生不会再有。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7/30/779524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