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微信宣布上线“青少年模式”。开启青少年模式后,使用微信小游戏、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搜一搜等功能会受到一定的保护限制,家长可以根据情况设置允许访问的范围;摇一摇、看一看、附近的人等功能将不可访问。(10月2日 《光明日报》)
伴随着虚拟社交的低龄化趋势,互联网社交平台近年来愈发成为造成青少年各种安全事故和不良问题的导火索。相比于数年前青少年多用QQ而“鄙视”微信的情况,今天更多的青少年都开始使用微信,并将微信作为自己最重要的网络社交和信息获取渠道之一。
微信这款产品素以快捷简单著称——轻轻一点一个功能,立马就会获取订阅号信息,立马就能与附近的陌生人加好友。对好奇、好动而身心又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而言,这一特点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极容易割伤手腕。近年来,有关“青少年见微信网友后出事”“青少年浏览不良信息后走上歧途”的报道,已经不止一起两起。
这样的背景,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微信青少年模式的意义。就在此前不久,QQ也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国内青少年所使用的两个最重要的社交APP,都为青少年加装了尽可能有效的网络安全屏障。虽然我们无从知晓程序员们敲了多少行代码,但至少可以感受到,这些代码似乎并不是为了直接赢利而敲的;敲代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产品口碑和企业口碑,这通过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增进“公共的善”来实现。
当然,即便是履行社会责任,企业也还是希望能用最小的成本来操作。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来实现“公共的善”?当然是用科技手段本身。这就是今天许多大型互联网企业所说的“科技向善”。程序员敲代码敲出的微信青少年模式,也是“科技向善”的一种形式。
实际上,近年来,如何让包括微信在内的科技产品更好地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社会各界都在讨论和探索。而其中有能力在第一时间找到这一途径的,还是企业和产品团队本身。一个成长于社会共同体中的企业,在设计和迭代产品的过程中,就应该同步知晓产品背后潜在的伦理风险和社会问题,进而能用科技手段同步解决。这正是微信新模式的底层哲学所在。
今天,不止于微信的青少年模式,国内的科技公司已经在用各种实际行动践行着科技向善,如开发出的人脸识别技术,助力警方找回被拐十年的儿童;VR技术和传统文物相结合,让更多的人领略中华文化之美;大山深处的果农,在互联网平台的帮扶下实现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跨区域销售;强大的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也正与国有银行合作,为客户的金融安全保驾护航。和微信的青少年模式一样,这些都是“科技向善”的具体体现。
从更宏观的角度,这些行动也回答了如下问题:如何构建数字时代正确的价值理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如何共建一个健康包容、可信赖、可持续的智慧社会,从而保证每一个社会群体都能从科技产品中最大限度地获得增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弊端。
掌握科技的能力,同时选择向善,这就是答案。毕竟,科技可以比人更聪明;但人可以比科技更善良。这才是人的本质。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