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景区“一元午餐”全国推广,可行吗?

来源:红网 作者:吴雨璟 编辑:张瑜 2020-10-09 19:52:26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自2017年开始,每一个国庆假期,河南洛阳老君山景区都坚持推行“无人值守一元午餐”。游客只需一元钱,便可以买到一份包含当地特色主食和黄瓜段、鹌鹑蛋等配菜的热腾腾午餐。(10月9日《新京报》)

在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吃”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19年的“十一”维权报告,贵且难吃的景区食物仍是游客们旅途中的“老鼠屎”。人们愤怒于花了高价,却无法获得同等价值的消费体验。低消费而高体验的“一元午餐”,自然成了罕有的“清流”,有人表示希望予以全国推广。

然而,将“一元午餐”复制到其他景区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旅游业已经市场化的当下,“一元午餐”终究是一桩只容许短暂存在的“亏本生意”,它绝非救治景区餐饮之病的“万灵药”。

餐饮作为景区经济的一部分,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盈利。由于游客数量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以及高昂的店面租金和水电气费,店家要在短暂的旅游高峰期内尽可能“捞金”,以维持长期开支。而“一元午餐”与景区餐饮的生存之道背道而驰,在难得的“卖方市场”中不仅赚不了钱,还要倒贴钱。如果餐饮这一“滚滚财源”停止滚动,那么景区可能也难以维持下去。

不可否认,“一元午餐”极大提升了老君山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增加了潜在游客数量,但这般“隐性增收”下一次不一定奏效。“一元午餐”作为景区餐饮难得的“业界良心”已经一炮而红,并与老君山景区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绑定,那么,其他景区“批量复制”的“一元午餐”所带来的新奇感势必大打折扣,可能难以吸引公众有限的注意力。

“一元午餐”模式需要景区统筹开展,性质更似计划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是非常态化的存在。要根治景区餐饮顽疾,不能寄希望于“昙花一现”的“一元午餐”。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为使游客获得与消费对等的体验价值,景区或可采用下述措施给餐饮区“治病”:

一是引入竞争机制。适量增加餐饮店的数量,让游客脱离卖方市场中“别无可选、只能被宰”的困境。例如,河南偃师马蹄泉景区出现10元管饱饭店,其明码标价和实惠的特点吸引了大量游客,进而倒逼景区内其他餐饮店转型。二是建立游客打分的公示平台。部分餐饮店正是因为大多数游客不会重临景区当“回头客”,才敢于不顾及他们的消费感受。如果游客对于店家的评价能够得到共享,成为其他游览者的参考,店家“坑”人的机会便会大大减少。

文/吴雨璟(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吴雨璟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10/09/847475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