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吉林通化物资求助的相关话题上了热搜。在微博上多个通化的网友发帖称,封户突然,很多家庭物资紧缺,社区配送能力不足,有的家里面临断粮,有的家里老人断药婴儿断奶粉。抗疫人员和志愿者超负荷工作,身体透支。当晚通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关于为广大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免费配送服务的通告,回应大家的关切。1月25日,通化市副市长蒋海燕在新闻发布会上就目前市民生活物资配送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致歉,并尽最大努力提升配送能力解决居民切实的问题。
情况一经爆出各方都对该问题给予了足够的关注,通化市真实的问题也在大众面前暴露无遗。通化市是一座小城却有如此多的确诊病例,从确诊比例上来说疫情的形式极为严峻。三次核酸检测都存在漏网之鱼,封户到家,根源上阻止病毒传播紧迫且必要。为防止可能出现的生活物资问题通化采取的是双保障机制,即线上平台下单和线下订购并行保障民生供应。但在封户实行之后短时间内大量的订单直接使线上平台瘫痪,配送的压力全部来到一线人员的肩上。再加之封闭管理措施下达过快原本参与线下工作的人员也被封闭,导致一线力量严重不足,更让一线工作雪上加霜。
通化市防空指挥部当晚发布的通告,第二天快速实行改进的配送策略和方案,市领导对公众的致歉和市长接受央视采访汇报情况接受公众监督。诚恳的认错态度,快速的应对改变可以看出从一线奋战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到统筹全局的领导班子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视和积极防控。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看到背后的问题,面对疫情要求居民居家隔离无可厚非,但是防控疫情不止是要居民的身体安全,更要让居民安心。通化市市民求助无门,物资紧缺以至到微博上求助,折射出的是封闭措施实行之后相关物资供应民生保障的方案和预案,准备得不完善甚至缺失。疫情防控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不只是简单地封闭减少人员流动,民生供应的保障同样重要。粮油米面药基本的生活物资和生活物品的不间断供应,不仅是正常生活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的“定心丸”。看全局,不偏废才能在确保防控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找到防疫的“标准答案”。
在疫情防控中,除了去解决困难,我们也要去善于更深入更全面地寻找问题,不能害怕面对问题,但我们更希望的是根本上的少出现问题。要做到措施方案在施行中不断发现问题,优化改进问题,疫情防控的工作才会越来越好。
文/陈正阳(湘潭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陈正阳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