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超15亿只废弃口罩流入海洋,随意丢弃是原罪

来源:红网 作者:杨雪佳 编辑:陈乘 2021-02-08 22:44:26
时刻新闻
—分享—

青辣椒.jpg

随着新冠病毒的蔓延,地球也产生了大量的新冠垃圾。据一家国际环保组织估算,2020年有15.6亿只口罩流入海洋,对海洋生物产生威胁。去年9月,动物学家在巴西海岸发现一只企鹅尸体,解剖后发现其胃里有一只完整的N95口罩。(2月5日 央视网)

口罩用完就随意丢弃,对环境的伤害日益凸显。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全球生产口罩的数量大约有520亿个,由于一次性口罩的主要原材料为聚丙烯等,属于不可降解塑料,加之使用过后易被病毒、细菌污染的风险,很难回收利用,而将其投入到环境中,降解时间需要达到450年之久。

除了对环境的伤害,随意丢弃的口罩也危害人类自身。一次性口罩分解后形成的微塑料颗粒会通过植物、动物等进入人体,危害身体健康,最终“反噬”人类。早在2018年,爱尔兰研究团队就发现,大西洋73%的深海鱼体内存在塑料微粒,这些塑料微粒经过分解,直径还不超过5毫米,又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相关研究表明,平均每人每周会摄入2000个、5克重的微塑料,相当于一周就吃下了一张信用卡。

在全民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减少一次性口罩的使用量或是增加一次性口罩的使用率并不科学,更不安全,但是面对环境污染的困境,一味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是不负责任的体现,我们应该有所作为。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做好环境的监测与保护。以海洋垃圾为例,相关部门可以运用无人机、人工智能产品对垃圾的数量、种类、分布等进行实时监控,有针对性地运用水下机器人、清洁船等设备对海洋进行定期清理工作。除此之外,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对垃圾的数量、种类、分布进行分析,能够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掌握,方便“对症下药”。

另一方面,民众自身要自觉自律,做到正确处理废弃口罩。《人民日报》发布的关于正确处理废弃口罩的文章中提到: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普通市民在用完口罩后应该毁坏后投放到有害垃圾桶内;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市民,用完的口罩要进行消毒处理后密封丢弃到有害垃圾桶内。如果每个人都可以严格要求自己,把口罩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那么飘向大自然的“不明物品”也会越来越少。

《流浪地球》有段台词发人深省:“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假若有一天动植物都灭绝了,人类又怎能独善其身?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仅仅成为一句空话,二者关系需要达到一种平衡,如果人类一味地破坏自然,打破这种平衡,那么正如董卿在《主持人大赛》中所说的:“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文/杨雪佳(湖南科技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杨雪佳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2/08/898748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