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这个寒假显得非常特殊。在疫情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选择留在学校过年。针对留校过年的同学,很多高校准备了年夜饭、线上桌游、远程拜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可以在即将到来的春节体会到家一样的温暖。(2月8日《中国青年报》)
临近年关,我正帮着父母办年事,享受着与家人团聚的欢乐。但心里一直在牵挂着那些留在学校过年的同学们。不知你们在大学过得还好么?大学为你们准备哪些过年活动,以便让你们能异乡感受到家乡的年味来——哦,应该是更新鲜更丰富更有意义的年味。
本来,“回家过年”对于每中华儿女来说,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期待。可疫情当前,隔断回家的路,一些大学生响应政府的“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决定“就地过年”。这就确定了他们今年必定要过一个与往年不一样的年——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这可能会让不少同学感到失落、孤单和寂寞,因为听不到熟稔的乡音,看不亲人的身影,吃不到富有家乡味的年饭,没有小伙伴的笑声……
为了让留校过年大学生过一个安全而温暖的春节,教育部和各地高校通过非常细致具体的部署,早已把留校过年的大学生安置妥妥的。首先,教育部未雨绸缪,专门组织召开全国教育系统寒假疫情防控和留校学生生活保障工作视频调度会,交流地方和高校寒假疫情防控、留校学生生活保障等做法,部署寒假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妥善安排留校学生安心安全过好春节等工作。从近日媒体报道的《留校大学生的小年过得好热闹》得知:2月4日是中国农历中的“小年”,在这一天,全国各地很多高校“就地过年”的学生都收到了学校精心准备的“暖心套餐”,让留校学生们既安心又暖心,过一个温暖的“异乡年”。天津大学请来专业摄影团队,连续三天为留校学生拍摄新年贺岁写真,学生都能得到一幅制作精美的六寸裱框照片和春节纪念品“福袋”;南开大学为留校学生开展了“新岁余闲,诗影与归”三行诗创作、奋斗2021等几个方面的比拼活动,鼓励同学们用文字和图片记录并分享丰富的假期生活;南京医科大学也有不少师生留校过年,餐厅除了做好日常供餐,从年三十到年初二,还为师生们准备了免费的新春套餐,暖暖地迎新年。
可以肯定地说:教育部和各地高校的部署和行动,让留校过年的大学生们和关心他们的家人、朋友和同学吃了一颗“定心丸”。同学们应放平心态,积极配合学校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抗疫工作,热情参加学校的有益活动,充分利用好网络,用电话或电脑多与家人和朋友交流,虽然今年过年不能像往年那样当面给长辈拜年,但可以隔屏祝愿;虽然今年不能与亲人们面对面地觥筹交错,但可以隔屏举杯言欢。“此心安处是吾乡”,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隔空架起“年味桥”,度过一个快乐的别样春节。
文/林莺(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来源:红网
作者:林莺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