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解决留守儿童沉迷手机,需要各方协力

来源:红网 作者:刘远举 编辑:化定兴 2021-05-09 22:43:04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刘远举

现在的孩子,出生在一个屏幕时代,电子设备是一个绕不过的问题,让很多家长焦虑。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更是如此。

当下手机与互联网已经在农村普及。《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0.3%,其中93.4%的农村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作为上网设备。新技术发展的而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农村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现象愈发严重。

沉迷现象严重,首先源于家长无力阻止孩子。留守儿童,多是爷爷奶奶照看,祖辈限于文化与技能,并不清楚手机里能装什么,甚至分不清网课和游戏的区别,也不明白防沉迷的概念。有的孩子甚至借上网课、做作业之名欺骗家长。有的孩子还拿老人的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骗老人刷脸通过防沉迷系统的验证。

其实,祖辈引导孩子防沉迷不力,除了没有能力阻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意愿。

某种程度上,农村孩子玩手机,只是城市中产的焦虑投射。实际上,“留守儿童”面临的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留守儿童群体因溺水、交通事故、中毒等意外伤害而亡故的事件日益增多。

对爷爷奶奶而言,比起在放学不回家,在外面玩,学坏,遭遇更高的风险,孩子放学直接回家,安安静静地坐在家里打游戏、看短视频,这是一种非常安全,省力的方式,甚至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局面。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也没有意愿去阻止。其实,这种情况下,逆向思维、疏堵结合,反而不如给孩子选一个大平台。比起不知名APP,大平台处于聚光灯下,技术也好,内容安全与防沉迷都做得更好。当大平台的游戏、博主,吸引了孩子,平台就具有独占性,大平台的防沉迷机制,才能真正挡住孩子的需求。

从更大层面看,解决农村儿童沉迷手机的问题,不能只依靠祖辈家长,应更多依靠平台、学校与社会组织的作用。

对平台而言,应该设置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设立防沉迷机制。在谨慎做好隐私信息保护的前提下,设置实名认证,人脸识别。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都应进一步落实。此外,算法与数据,始终不如活生生的人,平台还可建立相应的客服人力资源,对接家长针对孩子的防沉迷需求。

学校与社会组织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应该有区分度的线上作业规划,尽量减少中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的线上授课,减少采取线上完成作业的方式。其次,正常放学后,可以把孩子的放学后时间管理起来,寒暑假也不要一放了之,利用学校的场地、师资、设备资源,帮助孩子组织一些体育活动、文娱活动,以此替代短视频、游戏,让孩子从中得到一些满足感、成就感。

当然,最根本的治标之策,仍然是让孩子从留守状态中走出来,到城市与父母在一起。哪怕打工的父母每天上班,没有时间管孩子,但父母的管教,始终是爷爷奶奶替代不了的。父母也更有意愿、能力去制止孩子沉迷手机。

来源:红网

作者:刘远举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5/09/932250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